
(1).以蜡涂木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 阮 ( 阮孚 ),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拟经制礼吾何敢,蜡屐持筹事未分。”
(2).涂蜡的木屐。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过访,寂若无人。” ********* 《辞蓝亭留谢》诗:“杨柳旗亭劳蜡屐,青山红豆羡闲身。”
蜡屐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悠闲生活的象征
该词源自《世说新语·雅量》中的典故:晋代阮孚曾悠闲地给木屐涂蜡,感叹“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后人以此代指超然物外、闲适无为的生活状态。例如辛弃疾《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中用“生涯蜡屐”表达淡泊功名的心境。
涂蜡的木屐实物
指古代用蜡处理过的木制鞋履,常用于登山或防潮。唐代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中“登山雨中试蜡屐”便描述了这种实用场景。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既可指具体器物,也可引申为抽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若需更多诗词用例或语言学分析,可参考古汉语词典或文学研究资料。
蜡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蜡制成的鞋子。蜡屐一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蜡 (虫部)和屐 (尸部)。蜡的笔画数为11,屐的笔画数为12。
蜡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是古代贵族妇女所穿的一种鞋子。蜡制的鞋子质地坚韧,避免了洗涤过程引起的变形和损坏,所以被称为蜡屐。
蜡屐的繁体字为蠟屐。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蜡屐的屐字写为屐屐两字相连,而不是现代的尸部并列。
1. 她穿着一双华丽的蜡屐,十分漂亮。
2. 他一脚踩在蜡屐上,滑了一跤。
蜡屐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不同的词语,例如:蜡屐丑(指穿著华丽却行为丑陋的人)、蜡屐棕(指蜡制的棕色鞋子)等。
蜡屐的近义词包括:蜡鞋、蠟屐。
蜡屐的反义词是布鞋,意思是用布料制成的鞋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