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顿贫乏。《史记·晋世家论》:“ 晋 文公 ,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诗:“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 明 方孝孺 《许劭》:“屈挫於困约者,必不能不骄於富贵。” 清 纪昀 《中议大夫墓表》:“淑人初处困约之时,亦往往脱簪珥,质衣帬,济亲串之窘乏。”
“困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处境困顿贫乏,既包含物质层面的贫困,也包含因受限制而难以摆脱的困境。例如《史记》中描述晋文公流亡时“至困约”,即体现物质与境遇的双重窘迫。
二、词源构成 由“困”和“约”组合而成:
三、历史用例
四、使用场景
五、近义辨析 与“困窘”相比,“困约”更强调长期性束缚,而“困窘”侧重短暂尴尬。例如《汉语辞海》指出该词特指“持续性的困顿贫乏”。
可通过查字典网(来源1、6)或汉典(来源2)获取更多古籍例句及扩展解析。
困约是一个汉字词,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困难和束缚,缺乏自由和舒适。它有时也可以指代某种具体情况下的限制和约束。
拆分部首和笔画:困约由“囗”和“约”两个部分组成。囗为“囗”部,约为“纟”部加“勺”。
来源:困约的具体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据推测,它可能是由“困”和“约”两个词合并而来。困表示某种困境、困难或陷入困扰的状态,约则表示限制和约束。困约整体意思即为在限制和困难中感到束缚和不自由。
繁体:困约的繁体字为「困約」。
古时候汉字写法:困约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意思应该保持一致。在古代文献中,困约往往以朴素而简单的形式表示。
例句:他在经济上困约,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组词:困苦、困窘、困境、困扰、局限。
近义词:局促、束缚、困顿、困惑。
反义词:自由、宽裕、畅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