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溘丧的意思、溘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溘丧的解释

忽然死亡。 清 陈确 《祭山阴先生文》:“加以妇病连年,每至沉篤,终於溘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溘丧(kè sàng)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义项与古籍用例综合理解:

一、核心释义

指突然死亡或骤然离世,强调死亡的突发性与不可预见性。

二、引申用法

在文学语境中可引申为珍贵事物的骤然消逝,如理想、时代的突然终结,带有强烈的惋惜色彩。

例:

“溘丧”常用于哀悼英年早逝或意外亡故者,如清代文献《碑传集》载:“溘丧栋梁,朝野同悲。”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溘丧”为“忽然死亡”,引证《楚辞》及历代笔记用例。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5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强调“溘”含“疾促”之义,与“丧”组合后特指生命戛然而止。

    来源: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6300-3

四、典型语境

多见于文言诗文、史传及悼念文本,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属书面雅语。

古籍例证:

《清史稿·忠义传》载:“将星溘丧,三军缟素。”——形容将领突然阵亡。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考据,未提供链接因古籍数据库多需订阅访问。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查阅纸质或电子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溘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è sàng,其核心含义为“忽然死亡”。以下是具体解析:

  1. 词义构成

    • “溘”:本义为“忽然、突然”,常用来描述时间上的猝不及防,如“溘逝”即指突然离世。
    • “丧”:此处指“死亡”,与“溘”结合后强调死亡的突发性。
  2. 语境应用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文学性表达,常见于描述人物因疾病、意外等突发原因离世。例如清代陈确《祭山阴先生文》中:“加以妇病连年,每至沉篤,終於溘喪”,即用“溘丧”形容长期病重后的突然死亡。

  3. 近义与相关词
    类似词汇包括“溘然长逝”“溘毙”,均表示突然死亡。需注意“溘丧”多带情感色彩,隐含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溘丧”是偏文言的复合词,强调死亡的突然性,适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对逝者的惋惜。

别人正在浏览...

阿父犴圄卑约标准时区笔牍闭关长鼓尝炷川货除掉貙貍次及大拜门代匮呆似木鸡等事对床对质掇撷厄井附民夫田赶抢摊鲠骨光感应和哄花里胡绍皇王蹇裳经售精择九伯棘翳鸡爪疯愧疚来由雷堆廉考邻和螺丝母麋墨青锦囚饮屈指弱尚三名三高三醉山门盛业叔代随趁缩衣啬食跳达投斋望日玩偶香火秀才涎涎邓邓校系下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