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under] 最初在山上建寺院的僧侣,后指某一事业,学术或派别的创始人
佛教语。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常比喻某一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宋 刘克庄 《诗话前集》:“ 欧公 诗如 昌黎 ,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 宛陵 为开山祖师。”《剪灯馀话·听经猿记》:“迨今 龙济 奉为重开山祖师。”亦称“ 开山始祖 ”、“ 开山鼻祖 ”。 郭沫若 《生活的艺术化》:“批判哲学的开山始祖 康德 也说:‘艺术即天才之作品。’” 孙犁 《关于中篇小说》:“ 鲁迅 先生的《阿Q正传》,是 中国 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亦省称“ 开山祖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髮,是开山祖。” 明 胡应麟 《诗薮·五代》:“ 后主 一目重瞳子,乐府为 宋 人一代开山祖。”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先知先觉为开山祖,开始发难;继续做去,实在靠后知后觉之人。”
“开山祖师”是一个汉语成语,原为佛教用语,现泛指某一事业、学术或派别的创始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开山祖师”原指在名山创建寺院的第一代僧人,后引申为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奠基人。其核心意义强调“首创性”和“开创地位”。
四川冕宁灵山寺的杨学信、重庆双桂堂的破山禅师等,均因开创寺院或宗派被尊为开山祖师。
该词从佛教术语发展为通用词汇,既保留历史宗教色彩,又承载文化传承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或案例,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地方志。
《开山祖师》是一个词语,由开山、祖、师三个字组成。下面将分别解释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形、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开山祖师是指在道教或佛教中追溯到祖师远古时代的创始人或领袖。开山代表创立、创始的意思,祖师则表示宗教或学派的创始者或至高无上的领袖。这个词语也可以用来指称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奠基人。
开:开字的部首是开字底部的开字显得很宽,字教开头有一个长竖折线
山:山字的部首是山字上端两竖线
祖:祖字的部首是祖字上面的礻字部首
师:师字的部首是师字左边的巾字口
开山祖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宗教文献中,用来指称某个宗教或学派的创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如功夫、艺术、学问等。
開山祖師 - 繁體字
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字体和形态,古时候的"开山祖师"可能采用不同的字体和写法,具体写法取决于时代和地域。古代的汉字有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字体。以篆书为例,开山祖师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
1. 他被尊为我们创立宗派的开山祖师。
2. 这位画家是抽象艺术的开山祖师。
3. 在江湖中,这位武功高强的人被尊称为武林开山祖师。
开山功、祖先、师徒关系
开山鼻祖、奠基人、创始人
终结者、后来者、继任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