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称量三十斤的秤。 宋 阮逸 胡瑗 《皇祐新乐图记·皇祐权衡图》:“三十斤为钧……臣 逸 、臣 瑗 谨详《周礼》及歷代至圣朝令文之制,定成銖秤一,钧秤一,石秤一。”
“钧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钧秤指可以称量三十斤的秤。其中“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秤”则是衡量物体重量的器具。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皇祐新乐图记·皇祐权衡图》,阮逸、胡瑗在制定权衡制度时提到“三十斤为钧”,并设计了钧秤作为标准称量工具。
主要用于古代度量衡体系,常见于文献记载或历史研究,现代已不常用。例如:“定成銖秤一,钧秤一,石秤一”(《皇祐新乐图记》)。
与“钧”相关的成语包括“雷霆万钧”“千钧一发”等,均强调重量或力量之大。
《钧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评价、衡量事物的标准和方法。也可指评定人才的标准。
《钧秤》由钅(金的部首)和秤(由禾和平组成,总计13画)两个字组成。
《钧秤》的来源可追溯到《史记·王子侯列传》:“君子以甲兵为己任,谓之钧秤。”这里指甲兵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另外,繁体写法为「鈞秤」。
古代汉字写法中,秤的本义是指一种称重物品的器具,当初的形状类似现代的衡秤。而钧用于形容秤,意为称之重而平衡。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钧秤》这个成语,例如:
1. 在选拔人才时,我们必须用公正的《钧秤》。
2. 做事情要有一个客观的《钧秤》,不能凭主观感受去评价。
组词:权衡、权衡轻重、量具衡器。
近义词:公平、公正。
反义词:偏见、偏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