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于阅视的或疲倦的眼睛。 林学衡 《赠人》诗之四:“ 闽 士如君尚可亲,凭将倦眼閲风尘。”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倦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疲倦的眼睛或因长时间注视而感到厌倦的视觉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该词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例如:
在诗词中,“倦眼”常被赋予以下意象:
如今多用于书面表达,既可描述真实生理状态(如熬夜后的眼睛酸涩),也可比喻对重复事物的厌倦(如“倦眼红尘”)。需注意语境适配性,避免口语化滥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沪江词典或陆游诗作等来源。
《倦眼》是一个指代疲劳或疲惫的词语。它形容眼睛疲劳到了极点,需要休息或放松。
《倦眼》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第一个部首是“亻”(人),第二个部首是“目”(目)。笔画的总数为10,其中包括3个横画、1个竖画、4个撇画、1个点画和1个提画。
《倦眼》这个词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在古代,人们常常忙于农耕和其他劳动,经常熬夜或过度劳累。因此,他们会感到眼睛疲劳,产生倦眼的感觉。
《倦眼》的繁体字为「倦眼」。
在古代,倦眼的字形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字体风格的演变,导致古代写法的字形信息不太容易获取。
1. 他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眼睛已经十分倦眼。
2.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产生倦眼的感觉。
1. 倦意:疲倦的感觉。
2. 眼神倦怠:眼睛显得疲惫和无精打采的表情。
1. 疲劳:由于长时间活动或过度劳累而引起的身体和精神的疲倦。
2. 困乏:非常疲劳,想要休息或睡觉。
1. 精神焕发:形容神采奕奕,精力充沛。
2.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兴致勃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