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躃跛的意思、躃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躃跛的解释

歪斜貌。 清 遯庐 《童子军·插旗》:“凭高处,笑指那千军躃跛,一任俺九天欬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躃跛的详细释义

一、基本释义

“躃跛”为汉语复合词,由“躃”与“跛”二字组成,均表示行走障碍:

  1. 躃(bì):指足部疾病导致的行走困难,特指跛脚或腿部残疾。《汉语大词典》释为“足不能行”,强调行动受限的状态。
  2. 跛(bǒ):指因腿脚病痛而行走不平衡,身体倾斜。《说文解字》注:“跛,行不正也”,侧重步态异常。

    合称“躃跛”即形容腿部残疾、行走颠簸不稳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古籍中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描述。

二、古籍例证与用法

  1. 医学文献:

    《黄帝内经·灵枢》提及“躃跛”为风邪侵体所致:“虚邪之中人……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足则为躃跛”,说明其与外邪致病相关。

  2. 史书用例:

    《后汉书·独行列传》载李充因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有亲属讥其“躃跛不能自存”,此处喻指生活困顿如身体残疾般无力自立。

三、引申义与象征意义

除本义外,“躃跛”在文学中衍生为:

四、权威辞书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35页。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78页。
  3.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5页。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纸质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您查询的“躃跛”一词可能存在输入误差。根据现有资料,更接近的词语应为“踦跛”,以下是详细解释:

踦跛(拼音:jī bǒ / shǔ bǒ) 释义:指两足着地时重心偏向一侧的行走姿态,即跛行状态。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身体姿态的失衡,如清代褚人穫《坚瓠十集·周铁墩传》提到戏剧表演时的仪态要求:“毋踦跛,毋弇鄙,毋轻薄”,强调表演者应避免重心不稳的姿势。

需注意:

  1. 拼音存在两种标注(jī bǒ或shǔ bǒ),建议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标注的jī bǒ;
  2.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3. 若您实际想查询的是“躃跛”(bì bǒ),该词由“躃”(瘸腿)和“跛”组成,属于同义复词,可解释为严重的跛行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哀王孙白狗白衣仙人冰雪严寒笔削不懂装懂察见渊鱼者不祥车尾穿彻蠢相单特第一炮东储断霭贰车疯气風雨如磐腹热肠慌高知歌括戈什国谋衡霍宦成恚碍呼蛇容易遣蛇难虎兕尖刀僭踰礁滩嘉耦记府挤拢灸发连附骂倨跑敌情篇技前所未知奇货跂蹻七真日入筛箩衰少疏彻数黄道黑殊群颂赞谇辱天崄条载推颓土茅温柔敦厚乌龙尾污慢小酌邪枉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