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凌灾的意思、凌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凌灾的解释

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所造成的灾害。《新民晚报》1986.4.27:“冰块堵塞河道引起水漫两岸,飞机空投炸6*弹解除 黄河 凌灾。”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凌灾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凌灾是指因河流解冻时冰块堆积、壅塞河道导致水位上涨引发的自然灾害,多发生于春季开河期。该术语属于气象水文领域的专业词汇,《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冰凌堵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涨的灾害现象”。

从形成机制看,凌灾包含两种类型:一是“武开河”型,气温骤升促使冰层破裂后随水流急速下泄,冰块在狭窄或弯曲河段堆积形成冰坝;二是“文开河”型,气温缓慢回升导致冰层逐渐融化,水流携带碎冰缓慢移动造成河道堵塞。这两种情况均会造成河水漫溢,淹没沿岸农田及居民区。

根据水利部《冰凌灾害防治技术规范》,凌灾影响范围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的宁夏、内蒙古河段,以及松花江流域的黑龙江段。历史上较为严重的凌灾事件包括:1951年黄河内蒙古段冰坝导致堤防决口,2008年松花江特大凌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水文灾害学》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行业标准GB/T 38407-2019

网络扩展解释

“凌灾”指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多发生于冬季封冻或春季解冻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成因
    凌灾的核心成因是冰凌(河流中的冰块)在河道内堆积,阻碍水流正常流动,导致水位上涨并引发洪水。这种现象常见于气温变化剧烈的地区,如中国北方的黄河、黑龙江等流域。

  2. 典型实例
    例如1986年黄河凌灾中,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水漫两岸,最终通过飞机空投炸弹炸开冰层才解除险情。黑龙江上游也因冰凌频发,历史上多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 应对措施
    防凌手段包括人工破冰(如爆破冰坝)、调控水库流量以减缓冰凌堆积,以及利用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防范。现代技术还结合卫星遥感实时监测冰情变化。

补充说明
“凌”字本义为冰,引申为侵犯、杂乱等意,但在“凌灾”中特指冰凌现象。该词属于专业气象术语,常见于水利与灾害防治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半…不…本纪逼清不咱酲魂吃晌赤忠宠灵错怪大话待时殚匮钓星洞辟断截烦奏风言风语抚翼拱揖指挥惯有过省酣叫黑姓话不在行化期溷处魂庭江圻交体交下酒瓮子蕨萁快马溜撒跨辗瘌痢卤鹼伦敦缕堤内部乔陟起例七丝啓证侍子守相朔鼓数字化丝缗贴说头角峥嵘沱茶外王父枉抑委翳滃溶五气朝元无所谓纤缴萧寥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