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 pity the aged and the poor] 爱护老人,怜悯穷人
他平素修桥补路,惜老怜贫,那人是个好人。——清· 李绿园《歧路灯》
爱护老年人,同情贫苦人。《红楼梦》第三九回:“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 杜宗文 老头闪着泪花,结结巴巴地说:‘你这样惜老怜贫,我只好,只好受下。’”
“惜老怜贫”是一个褒义成语,主要表达对老人和贫困者的关怀与同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惜老怜贫(拼音:xī lǎo lián pín)意为爱护老人,同情穷人,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帮助。
该成语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例:他平日修桥补路,惜老怜贫,是个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红楼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惜老怜贫》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含有关心、照顾弱势群体的意义。它传达出对老年人和贫困者的同情和关怀。
成语《惜老怜贫》的拆分部首为心、手、虍,拆分后的笔画分别为4、4、4、1。
《惜老怜贫》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牧的《秋夕》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稍有儿女犹牵挂,怜老怜贫也不已。”后来,这一短语逐渐发展成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惜老怜贫》的繁体字为「惜老戀貧」。
在古代,「怜」的写法为「戀」,「贫」的写法为「貧」。
1.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怀有惜老怜贫的情操,为弱势群体尽一份力。
2. 这位老人虽然生活清苦,但周围的人都很惜老怜贫,经常帮助他。
组成成语「惜老怜贫」的三个词汇都可以单独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 惜:惜别、惜败、惜福
- 老:老师、老友、老虎
- 怜:怜悯、怜惜、怜爱
- 贫:贫瘠、贫寒、贫困
与《惜老怜贫》意义相近的成语有「爱老敬贤」、「悯贫恤老」等。
与《惜老怜贫》意义相反的成语有「舍本逐末」、「物竞天择」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