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希阔的意思、希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希阔的解释

亦作“ 希濶 ”。1.稀疏;稀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 宋 朱熹 《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四》:“境内观寺鐘鼓相闻……而先王礼义之宫所以化民成俗之本者,乃反寂寥希阔,合军与县仅有三所而已。”

(2).长久。《汉书·礼乐志》:“春秋乡射,作於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者,但闻鏗鎗,不晓其意。”《宋史·礼志二十》:“ 五代 以来,正衙既废,而入閤亦希阔不讲, 宋 復行之。”

(3).不平常;罕见。 宋 苏轼 《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於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羣起而誚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省状元同郡》:“至 淳祐 甲辰,省元 徐霖 、状元 留梦炎 皆 三衢 人。一时士林歆羡,以为希阔之事。”

(4).指久别的情怀。《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王矩》:“ 矩 省奏,为 杜灵之 ,入船共语,称叙希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希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主要指向“稀少、稀疏”或“空旷、辽远”的状态。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详细释义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稀少;稀疏

    指事物出现频率低、分布不密集的状态。

    例:《汉书·礼乐志》中“郊祀乐”有“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是以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因先王之乐以教化百姓……希阔 而不绝”之句,此处“希阔”形容礼乐传承虽稀少但未断绝。

  2. 空旷;辽远

    形容空间广阔、人烟稀少或时间久远。

    例:《后汉书·马融传》载:“徒观其坰场区宇,恢胎旷荡……希阔 之度,无极之原。”此处描绘地域辽阔荒远之貌。


二、用法与语境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释义:“①稀疏;稀少。②辽阔;空旷。”

    链接:汉语大词典官网(注:需订阅访问,此处仅作来源说明)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收录于“希”字词条,释义为“稀疏;罕见”。

    链接:商务印书馆工具书参考页(示例链接,实际需查证具体版本)

  3.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2015年。

    引证:《汉书》《后汉书》用例,释义同“稀少辽远”。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书面语,多见于文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日常交流极少使用。如需表达类似含义,现代汉语更常用“稀少”“稀疏”“寥廓”等替代词。


参考文献(实体书籍,无直接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希阔”是一个多义性较强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义项

  1. 稀疏、稀少
    指事物分布不密集或出现频率低。例如《汉书·外戚传》中“朝请希阔”描述皇后因罪减少参与朝会。宋代朱熹也以此形容礼义场所的冷清。

  2. 长久、时间跨度大
    强调时间上的间隔久远。如《汉书·礼乐志》提到“希阔不讲”,指礼仪活动因年代久远而荒废。

  3. 罕见、不平常
    形容事物特殊或超出常规。苏轼在《伊尹论》中批评“希阔之行”易遭非议,即指标新立异的行为。

  4. 久别的情怀
    引申为因长期分离而产生的情感状态,常见于文学表达。

二、其他延伸解读

三、使用建议

古典文献中多取“稀疏”“罕见”等本义,现代语境下需注意区分文学化表达与日常用法。如需引用古籍含义,建议优先参考《汉书》《宋史》等权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鼻地狱襃谕北京话扁担花彪列表饰笔牍别子出朝蹰踟错刑耽待翢翢调辞堞楼低仰独乙樊川翁府任覆诵革带移孔怪谬洪澜红绫饼餤鸿猷撶楫精摇寄养客船恳央姱修老春老夥计炼骨鸾惊满坐闵子里滵溢抹伦弄死盘岸攀高接贵赔赠前转青岸情深友于日烟盛高蛇瘴世台诵读松脱泰山颓跳钟馗土工芜没无素晓察小李杜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