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望。 晋 卢谌 《赠刘琨》诗:“遐眺存亡,缅成飞沉。”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清 方文 《泰安道中望岱》诗:“况当凌絶顶,千峰恣遐眺。”
“遐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遐眺”指远望或目光投向远方,常用来形容人凝视远处、思绪深远的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诗歌中,描述自然景观或人物心境。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背景,可参考《观象赋》《赠刘琨》等文献来源。
《遐眺》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远远地眺望。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遐」和「眺」。
「遐」字的部首是「辵」,它有12个笔画;「眺」字的部首是「目」,它有10个笔画。
「遐眺」一词的来源较为晚,出现在明代文学家杨慎《燕行录》一书中。它的繁体写法是「遐覜」。
在古代,「遐眺」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遐」字的旧体写法是「夏」,表示远离;而在「眺」字中,可替换的旧体包括「眇」和「眺」。
1. 我站在山顶,遐眺着远方的美景。
2. 在海边的沙滩上坐着,遐眺着无边的大海。
与「遐眺」相关的组词有:
1. 远眺
2. 遥望
3. 山川遥遥
与「遐眺」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远望
2. 山顶远眺
3. 山川无边
4. 目送远方
与「遐眺」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近视
2. 近程观察
3. 密切注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