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小驷的意思、小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小驷的解释

马名。亦泛指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步扬 御戎, 家僕徒 为右,乘小駟, 郑 入也。” 杜预 注:“ 郑 所献马名小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无何,小駟顿轡,閽者觉之,隔壁而问阿谁?”《宋史·外国传五·丹眉流》:“出则乘象车,亦有小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内一婢,乘小駟,容光絶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小驷是汉语古语词,由"小"和"驷"两个语素构成。"驷"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层核心含义:一是指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如《论语·颜渊》"驷不及舌"中的用法;二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见于《说文解字》"驷,一乘也"的释义。前缀"小"在此语境中既表示形体规格,也暗含等级差异。

从古代文献用例分析,小驷特指体型较矮小的马匹组合。春秋时期《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原伯曰:'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五月,郑厉公卒。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王与之酒泉。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该事件中提及诸侯进献的"小驷",特指郑国向周王室进贡的矮种马,体现古代礼制中按马匹规格区分尊卑的等级制度。

在训诂学层面,《尔雅·释畜》将"驷"归入马属分类体系,郭璞注指出:"马高八尺为龙,七尺为騋,六尺为马",而小驷通常指五尺以下的马种,多用于日常乘御而非战车。这种体量分级制度在《周礼·夏官·校人》的"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为马"记载中得到印证,说明小驷属于规格较低的马匹类别。

现代汉语研究中,王力《同源字典》考证"驷"与"四"同源,其原始意义强调数量组合,后衍生出规格等级含义。小驷作为复合词,完整保留了古代车马制度中的双重语义特征:既指四匹马的组合单位,又限定该组合属于次级规格。

网络扩展解释

“小驷”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础信息

二、基本释义

指马名,亦泛指马匹。该词最早见于《左传》,特指郑国进献的一种马,后扩展为对马的泛称(、、)。

三、引证与文献用例

  1. 《左传·僖公十五年》
    记载晋国步扬驾车时“乘小駟”,杜预注解为“郑所献马名小駟”,说明其最初为特定马种。
  2. 唐代《三水小牍》
    描述王知古故事时提到“小駟顿轡”,此处代指普通马匹。
  3. 《宋史·丹眉流传》
    记载外国使节出行“亦有小駟”,体现其泛指性。
  4. 清代《聊斋志异》
    用“小駟”形容婢女所乘之马,进一步印证其作为马的代称。

四、补充说明

“驷”本指四马驾车,但“小驷”更侧重马的体型或品种特征,可能与古代马匹分类相关(综合、5)。该词现代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文学研究场景。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左传》及历代注释版本。

别人正在浏览...

拔拒蔽茀博识多通产马尘羹涂饭称名道姓驰魂宕魄春天葱头代嬗弹抨电流电视发射塔地理环境决定论废学嘎啦公分鬼董狐海叵罗狐蛊回翼郊霈讥贬极晨结轨集宁进马极谈魁重烂纸累离离本趣末琳球马鬃懵腾盘石之安片子地凭准破题儿第一遭起炕青霞綦溪利跂旗子荣秀瑞玉乳筩瑟弄琴调赦命盛宴声冤石壁施设双边水老鼠宿谋綫儿相受啸吼笑与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