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侥幸的心理。 汉 王充 《论衡·难岁》:“俗人险心,好信禁忌。” 宋 黄庭坚 《贾天锡等乞诗》诗:“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
(2).险恶的用心。 唐 元稹 《酬刘猛见送》:“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
“险心”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侥幸的心理
指对风险或禁忌缺乏敬畏,存在投机或冒险心态。例如汉代王充《论衡·难岁》提到“俗人险心,好信禁忌”,说明这类心理常与迷信行为关联。
险恶的用心
表示心怀不轨或带有恶意。唐代元稹在《酬刘猛见送》中写道“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形容居心叵测的意图。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高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心理学分析或道德批判)。
险心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险”是这个词语的核心,而“心”则是它的修饰成分。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中隐藏着危险或阴险的意念、念头或情感。
拆分成它的构造部分,险心可以分为“⻌”和“心”两部分。其中,“⻌”是险的部首,表示与道路、行动有关的意思;“心”则是心的部首,表示心脏、内心、情感的意思。
险的总笔画数为11画,“⻌”部的笔画数为7画,而心的笔画数为4画。
险心这个词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非独我有险心,人皆有之。”表达了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危险的想法和念头。
险心在繁体中写作「險心」。
在古代汉字中,险心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如在《说文解字》中的篆书写法为「⻌欠」。
1. 他平时看似和善,但内心却隐藏着一颗险心。
2. 他的险心使得他做出了许多危险的决策。
险心的相关词汇有:险恶、险阻、险要、险峻、险境。
与险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邪心、恶意、狡诈。
与险心意思相反的词语有:义心、善意、纯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