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士。《淮南子·齐俗训》:“ 颜闔 , 鲁 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为天下显武。” 高诱 注:“ 颜闔 , 鲁 隐士也…… 楚 人谓士为武。”
“显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显武指高士,即德才出众的隐士或贤者。该词源自《淮南子·齐俗训》中关于颜阖的典故:鲁国君主欲任命颜阖为相,但他拒绝并隐居,成为“天下显武”。高诱注解称“楚人谓士为武”,因此“显武”可理解为“显赫的士人”。
显(xiǎn)
武(w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或人名案例,可参考《淮南子》原文或相关姓名学解析。
《显武》一词由两个汉字构成,意为展示武力、显露武功或表现武勇。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个群体展现出强大的武力或刚毅的勇气。
根据汉字的字形构造,可以将《显武》拆分为「日」和「彳」两个部首。其中,「日」是指太阳,而「彳」是象形字,表示人行走时的步态。《显武》一词共有八个笔画。
《显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周礼·显仪》一书中。在这本古代典籍中,「显」意为昭示、显示,「武」则指武力、武勇。繁体字「顯武」是「显武」的繁化形式。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些不同。在古时,「显」字在字形上与现代略有差异,比如部分古代字书将「显」的上方横笔拉长。而「武」字的古体则更接近「戈」,表示战斗、武器的象形字。
1. 在这次军事演习中,我们国家的军队充分展示了显武之勇。
2. 他的练武技术非常高超,给人一种显武的气势。
3. 展现武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挑衅和威胁,而是为了维护和平的稳定。
组词:显武之勇、显武强大、显武之举
近义词:展武、示武、表武
反义词:隐武、潜武、藏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