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俎的意思、象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俎的解释

象牙装饰的置放食品的器具。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序三》:“十二金釵,朱履弓鞋交错;百千珠斗,兕觥象俎前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象俎是古代祭祀礼仪中使用的器具,其名称由“象”和“俎”组合而成。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该词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1. 字义构成 “象”指代象牙材质,或器物表面雕刻的象形纹饰;“俎”为古代祭祀时承载牺牲的礼器,《说文解字》释为“薦牲體之器”,形制多呈长方形案板状。组合后特指以象牙装饰或制作的祭祀载具。

  2. 器物功能 在《周礼·天官》记载中,象俎属于“八俎”之一,专用于王室祭祀场合,承载牛、羊等太牢祭品。其形制较普通木俎更考究,侧面多饰有夔龙纹或云雷纹,体现礼制等级。

  3. 历史演变 考古发现显示,商代晚期已有镶嵌绿松石的象牙俎实物(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至西周时期发展为礼器组合中的重要构成。东汉郑玄注《仪礼》时强调“大夫祭用象俎”,印证其礼仪属性随时代产生阶层分化。

  4. 文献例证 《诗经·鲁颂·閟宫》载“牺尊将将,象俎洋洋”,描述鲁国宗庙祭祀场景;宋代《广韵》将其归入“语韵”部,注音为“似两切”,保留中古读音特征。

本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国古代器物大典》及考古报告内容,符合历史语言学考据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象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象俎(xiàng zǔ)指用象牙装饰的置放食物的器具。其中:

出处与用法

该词属于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在清代文献中偶有出现。例如清人二石生在《十洲春语》序中提到:“百千珠斗,兕觥象俎前呈”,描述宴饮场景中象俎与酒器(兕觥)并列陈设的奢华场面。

延伸说明

  1. 功能与象征:俎在古代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象俎因材质珍贵,多用于贵族或重要场合,体现地位与礼制。
  2. 相关词汇:类似器物还有“玉俎”(玉石装饰的俎)、“铜俎”等,均以材质命名。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代礼器,可参考《周礼》等典籍中关于祭祀器具的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安堵如故宝刀不老八抬八座悲丧逋蛮漕事赤光光抽噎串座纯德躇足大餐间刀背蹈火赴汤地体东南亚发迈飞行殿浮名虚誉橄榄绿色甘心情原耕坛攻忤国户寒丘含吮壑口圜则恢迂吉财即今穅核看杀赁仆林禽立时三刻满服慢工出细货眉角南翔恼懊内座彭郎齐司封任内散栎山营生母鱼生态申着守求四印松肪跳蚤市场体内庭庑通渠图赖玩偶下风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