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樟的意思、香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樟的解释

樟树的俗称。因全株有香气,故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樟(xiāng zhāng),汉语名词,读音为第一声和第一声,是樟科樟属的常绿乔木,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该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详细说明如下:

一、词典释义

指一种原产于东亚及东南亚的常绿大乔木,因其全株散发特殊香气而得名。其木材、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具有经济与药用价值。在汉语中,“樟”字特指此类芳香树种,常作为行道树或景观树栽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425页)。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

    树高可达30米,树皮黄褐色;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揉碎后散发樟脑气味;花小,黄绿色;果实球形,紫黑色。

  2. 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日本、越南等地亦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湿润山谷或平原《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1卷)。

三、经济与文化价值

四、相关词语辨析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31卷). 科学出版社, 198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西湖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2023.

网络扩展解释

香樟是樟树的俗称,属于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特征
香樟学名为,树高可达30-50米,树龄可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其全株散发独特香气,木质含樟脑成分,可驱虫害。幼树树皮绿色光滑,老树皮呈黄褐色纵裂,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叶脉为离基三出脉。

2. 分布与生长环境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台湾、福建、湖南、四川等),以及日本、印度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短期水淹,适应酸性至中性土壤,不耐寒(适生温度16-17℃以上,最低温-7℃以上)。

3. 用途与价值

4. 文化象征
因树形雄伟、四季常绿,香樟被赋予“文章”寓意(木质纹路似文字),象征高尚品德。

其他注意事项
其浆果成熟后紫黑色,汁液呈弱酸性,建议避免种植在停车场附近。

别人正在浏览...

搬庄不依不饶触碍次卿大张声势抖翻短长断港绝潢恶征房生方字风行电照浮借肤觉伏愆感想哥升节攻道傋霿关历诡差过款盍各黄粱溷处惛怳家妇謇傲蟜蟜解不下金苞金石之交浪涛凉浸浸马不入厩貌托马执事猱狮狗彷徨歧途陪审制弃背期高鹊鉴热中人上火绳戏事几手车嗣世俗传推结吞齧吐舌望谼亭吴蔡体险衅小题逍遥法外写书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