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树的俗称。因全株有香气,故称。
香樟是樟树的俗称,属于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特征
香樟学名为,树高可达30-50米,树龄可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其全株散发独特香气,木质含樟脑成分,可驱虫害。幼树树皮绿色光滑,老树皮呈黄褐色纵裂,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叶脉为离基三出脉。
2. 分布与生长环境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台湾、福建、湖南、四川等),以及日本、印度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短期水淹,适应酸性至中性土壤,不耐寒(适生温度16-17℃以上,最低温-7℃以上)。
3. 用途与价值
4. 文化象征
因树形雄伟、四季常绿,香樟被赋予“文章”寓意(木质纹路似文字),象征高尚品德。
其他注意事项
其浆果成熟后紫黑色,汁液呈弱酸性,建议避免种植在停车场附近。
《香樟》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樟树的一种。它常用来形容樟树的芳香味。樟树是常绿大乔木,是一种可以生长得很高大的树种。
《香樟》这个词的部首是木,木字旁,意味着与树木有关。根据《新华字典》,《香樟》一词的总笔画数为11画。
《香樟》一词的来源是由“香”和“樟”两个字组成。其中“香”字表示芳香的味道,而“樟”字则表示樟树。在繁体字中,“香”和“樟”的形状稍有变化,分别为「響」和「樣」。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在《香樟》中的“香”字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如“飯”、“湘”等。而“樟”字的写法相对稳定,多数时候保持不变。
1. 这里有一片茂密的《香樟》林。
2. 走在林间小道上,可以闻到远处传来的《香樟》的香气。
香木、樟脑、樟脑片、*********、樟脑丸、樟脑球。
樟树、樟木、樟香等。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