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湘瑟的意思、湘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湘瑟的解释

湘妃 所弹之瑟。亦指代瑟。瑟,弦乐器。 唐 孟郊 《泛黄河》诗:“湘瑟颼飀弦, 越 宾呜咽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引 侯策 诗:“ 九疑 湘瑟悲龙竹,子夜秦簫隔凤楼。” 明 何景明 《夜过刘以道兄弟》诗:“山水停湘瑟,池塘到 谢 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湘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故性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词源与本义 “湘瑟”由“湘”与“瑟”组合而成,源自《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的记载《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其中“湘”指湘水之神湘灵,即传说中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瑟”为古代二十五弦弹拨乐器,常与哀婉情感相关联。

二、文学意象扩展 在唐诗宋词中,“湘瑟”多承载三重象征:

  1. 悼亡之音:李商隐《银河吹笙》用“湘瑟秦箫自有情”暗喻生死相隔的哀思《全唐诗注》(中华书局,2008)
  2. 知音难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以“曲终人不见”表达孤独情怀
  3. 爱情隐喻:晏几道《菩萨蛮》中“哀筝湘瑟十年心”象征绵长情愫

三、文化符号演变 明清时期该意象衍生出两个新维度:

  1. 文人雅集:成为士大夫书斋陈设的审美符号《长物志校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2. 戏曲元素:昆曲《牡丹亭》将其用作情感铺陈的叙事道具

四、现代语义转化 当代语境中,“湘瑟”主要保留两种使用场景:

  1. 诗词创作的传统意象载体
  2. 地域文化研究中楚湘乐器的代称《湖南地方戏曲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网络扩展解释

“湘瑟”是一个具有文学意蕴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湘瑟”指湘妃所弹奏的瑟,亦泛指瑟这种弦乐器。瑟是古代一种二十五弦的弹拨乐器,常与悲凉、哀怨的情感相关联。

二、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湘瑟”常作为典故出现,例如:

三、引申解读
部分现代辞书(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情绪低落、忧愁寂寞”,这一解释可能源于湘妃故事中蕴含的悲剧色彩,以及瑟乐常用于表达哀思的文化背景。但需注意,传统典籍中更侧重其本义与典故属性。

总结
该词核心含义与湘妃传说及瑟乐相关,文学创作中多用于渲染凄清氛围,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便辞巧说别统别置一喙碧藕超足称托愁妇草抽象艺术道伴大智大勇敦谨放灯法水发现权飞檐走脊腐草负气含灵杠台沟沟坎坎狗忌荷佩鹘仑吞枣胡言汉语强嘴经邦论道敬语霁严积贼狷狷剧盗客唁老皇历里弦马币袂云汗雨萌茁妙诀腻理女贽千次强敏戚宠碕嵚啓求圈圈群庙汝帖瑟居赏要山硖身基神仙人审验食方于前私德完美无缺文言文详致乡梓楔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