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和供品。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中元黄箓斋词》:“輙因黄籙宝坛,助营香供。”《红楼梦》第五三回:“ 王夫人 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
“香供”一词的详细解释可综合多个来源分析如下:
“香供”指供奉神佛时使用的香和供品,由“香”(燃烧时散发香气的物质)与“供”(献祭、供奉)组合而成。例如《红楼梦》中提到的“天地纸马香供”即为此意。
在佛教中,香供具有深层含义:
主要用于宗教仪式、祭祀活动,如:
前蜀杜光庭《赵郜助中元黄箓斋词》记载“助营香供”,表明该词早在唐宋时期已用于道教仪式文献。
注音:xiāng gòng(ㄒㄧㄤ ㄍㄨㄥˋ)
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供养仪轨,的佛学常识解析。
《香供》是指用香火供奉神灵或祖先的仪式。通过焚烧香烟以及献上食品、酒水等物品,以示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崇拜。
《香供》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和“⼠”。
其中,“⺮”是指竹子的偏旁部首,读音是“zhú”;“⼠”是指人的偏旁部首,读音是“rén”。
《香供》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7画。
《香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用于祭祀神灵或祖先时,会将香烟等物品供奉上去。
在繁体字中,《香供》的写法为「香供」。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香供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结构形态上稍有差异。如楚简中会有「香」字的竖笔缺少一横,而「供」字的下部结构可能有所变化。
在庙宇里,人们常常举行香供仪式,以祈福或者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 香炉:用于燃烧香烟的容器。
- 香火:指供奉神灵或祖先时所燃烧的香烟。
- 香气:指散发出来的芳香味道。
- 香烟:指用于供奉的燃烧香品。
- 祭祀:指向神灵或祖先献上供品,表达敬意。
- 不供:指不进行香火供奉的行为。
- 收藏:指将物品保存起来,不供奉或燃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