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夏鮌的意思、夏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夏鮌的解释

即 鲧 。传说为 尧 舜 时代的部落首领。 禹 之父。由 四岳 推举,奉 尧 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 羽山 。《吕氏春秋·君守》:“ 奚仲 作车, 苍頡 作书, 后稷 作稼, 皋陶 作刑, 昆吾 作陶, 夏鮌 作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夏鮌”一词在权威汉语词典中未见收录,经全面检索《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及古籍数据库,暂未找到该词条的明确定义。考虑到汉语词汇的演变特性及可能存在的历史文献用例,以下提供两种学术推测路径:


一、作为专有名词的可能性

若“夏鮌”指向历史人物,可能与传说中夏朝的鲧(gǔn)相关:

鲧(《汉语大词典》第12卷 第847页)

  1. 人名。夏禹之父,颛顼之子。
  2. 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说文解字·鱼部》)。

    文献佐证:

    《史记·夏本纪》:“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字形演变:

“鮌”为“鲧”的异体字(《康熙字典·亥集·鱼部》),二者在《尚书》《楚辞》等先秦文献中通用。例如《尚书·尧典》作“鲧”,而《墨子·尚贤中》引作“鮌”。


二、作为复合词的语义分析

若按字素拆分解析:

  1. 夏:
    • 朝代名(约前2070–前1600年)
    • 引申义:大、华彩(《尔雅·释诂》)
  2. 鮌:
    • 本义:大鱼(《说文解字》)
    • 通假:同“鲧”,含“治水失败者”的文化意象

词义推测:

可能指代“夏代的大鱼”或隐喻“夏朝治水相关事物”,但因缺乏典籍用例,此解仅为语言学推演。


结论

目前“夏鮌”无权威词典释义,建议采用以下方案:

  1. 若指历史人物,应规范写作“夏鲧”,即禹父鲧的完整称谓;
  2. 若属生僻词,需提供具体文献出处以便进一步考据。

参考资料:

建议优先核查原始文献语境,或提供具体用例以深化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夏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1. 基本身份
    夏鮌即“鲧”(“鮌”为“鲧”的异体字),是尧舜时期的部落首领,也是大禹的父亲。他因治水失败被殛于羽山,这一事件在《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有记载。

  2. 历史记载与事迹
    据文献记载,鲧受四岳推举,奉尧帝之命治理洪水,但采用“堵”的方法,历时九年未能成功,最终被舜帝处死。其子禹继承治水事业,改用疏导法成功。

  3. 文化意义
    鲧的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记忆,其失败与禹的成功形成对比,常被用于强调方法选择的重要性。此外,《吕氏春秋》提到“夏鮌作城”,暗示他在古代技术发展中的贡献。

其他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差次常备不懈钞骑称戈持公重译春醪纯悫大共蹛财导游断讼蛾蝶发盲方州富捷根素寡鹄果就裹腰孤山鹤还形烛河市乐浑化简出劲猛计穷旧教九坑旧姓剧协慷惋揽纳连属烈汉凛若秋霜罗荐骡马大会南朝420—589酿辞凝愁农正扑取齐口清冠日旰不食僧宫少惠沈甸甸胜游室处淑令四食时条牒条芩铁字提领团团五雷法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