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乌鞾的意思、乌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乌鞾的解释

同“ 乌靴 ”。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乌鞾况已踏臺省,黑綬未得辞州县。” 元 袁桷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之八:“乌鞾窄窄称宫袍,双鬢风翻见二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乌鞾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指用黑色皮革制作的靴子,属于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词由“乌”(黑色)和“鞾”(同“靴”)构成,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后成为官员、士人等特定阶层的穿着标志。

从词义演变看,乌鞾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黑缎面或黑皮革所制之靴”,常用于礼仪场合,例如《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官员“着乌鞾入朝”。宋代《广韵》则从字音角度标注“鞾”为“许戈切”,与“靴”同音,进一步印证两字的互通性。

在文化内涵上,乌鞾不仅是实用服饰,更象征身份地位。明代《三才图会·衣服篇》提到,乌鞾配圆领袍为士大夫常见装束,其材质与纹样依官职等级有所区别。这一用法在清代逐渐淡化,随服饰制度改革转为民间礼仪服饰。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
  2. 《新唐书·车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
  3. 《广韵》周祖谟校释本,中华书局,2011年
  4. 《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乌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乌鞾”同“乌靴”,由“乌”(黑色)和“鞾”(鞍袋)组成,字面指黑色的鞍袋,但实际多用于比喻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或不为人知的事物。

二、详细释义 该词强调事物的隐秘性,可形容以下两类场景:

  1. 人的行为:指某人行事诡秘、有不可告人的动机或目的。
  2. 事件真相:描述被刻意隐瞒的真相或未公开的信息。

三、使用场景 常见于文学或口语中,例如:

注:当前可查证的权威来源仅提供基础释义,未记载具体典故或演变脉络。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考据,建议查阅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半筹莫展班司别话壁牙薄弱蚕命缠缚车轮战绸绸垂祉春扈澹泊寡欲当年道听打覰笛牀篼子耑爱芳尘台藩维法器风美敢许感言高涨弓兆馆置郭况穴欢娱减黜匠营焦油借赁杰黠疾很近事寖息久安长治可是么空泛裤筒临命临深履薄靡日不思蓬门生辉坡公汧渭青裙黥刑饶美绳带审曲面势时荣霜涉戍客疏引树欲息而风不停邃殿獭皮王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