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2).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
(4).《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 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 元 王逢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有道 ,梦逢 秦 鬼歌《无衣》。”
“无衣”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秦风·无衣》
主题为战士互助,表现同仇敌忾的激昂情感。诗中通过“同袍”“同泽”“同裳”层层递进,强调共享物资、共赴战场的决心。
名句:“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唐风·无衣》
与《秦风》同名但主题迥异,此诗以“岂曰无衣?七兮”起兴,通过对比他人缝制的衣物,暗含对旧情或旧政权的怀念。学者认为可能与晋武公向周天子请封的政治背景相关。
《诗经》两篇“无衣”易混淆,需根据上下文区分。若需完整诗歌解析,可参考《诗经》权威注本。
《无衣》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没有衣服,赤身裸体。
《无衣》的部首为衣(衤)。
《无衣》共有3个笔画。
《无衣》一词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无衣》篇。这篇诗歌以典型象征手法描绘了贫苦之人无力购买衣物的窘境。
《无衣》的繁体字为「無衣」。
古代写法中,《无衣》的「无」字也有「矣瓦」、「毋」等变体形式。而「衣」字也有旧字体「衤」。
1. 他生活贫困,连一件无衣可穿。
2. 她赤身裸体,无衣可掩。
3. 在冰冷的冬天,无衣的人们非常辛苦。
衣裳、裸体、衣饰、衣着、衣物、穿衣、裙下、衣衫褴褛等。
裸身、光身、裸露、裸裎等。
有衣、穿衣、健康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