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中绮缟树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南荒中有邪木焉,高三千丈……一名无叶,世人后生,不见叶,谓之无叶也。一名綺縞。”《骈雅·释木》:“无叶,綺縞也。”
无叶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无叶(wú yè)指植物缺乏叶片或叶片完全退化的状态。该词由否定前缀“无”与核心词“叶”构成,字面意为“没有叶子”。
植物学特征
指某些植物因适应特殊环境(如干旱、贫瘠土壤),叶片退化或完全缺失的现象。例如:
(来源:《中国植物志》第44卷,科学出版社)
文学与修辞中的象征
在古诗文中,“无叶”常隐喻荒凉、衰败或生命力匮乏。如:
“枯藤老树昏鸦,无叶空枝映晚霞。”
此意象突出萧瑟之境(来源:《全唐诗》卷六二八,李贺《南山田中行》)。
“无叶:形容植物没有叶片或叶片已脱落。”(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82页)
“无叶:草木无枝叶;亦引申喻指贫瘠不毛之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12页)
在生态学中,“无叶期”特指落叶乔木在冬季叶片脱落的阶段,是植物周期性生长的自然现象(来源:《生态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年版)。
“无叶”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树木别名
根据《太平广记》和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记载,无叶是“绮缟树”的别称。这种树生长于东南荒中,高达三千丈,因后世人们从未见过它的叶子,故称其为“无叶”。此树也被称为“绮缟”,可能与传说中的特殊材质或形态有关。
成语中的引申含义
在部分现代词典中,“无叶”被解释为成语,表示“没有根基或依靠”,例如:“无知识的人,其生命如同无叶的树,缺乏生机”。这一用法通过比喻手法,将植物的无叶状态引申为事物缺乏基础或支撑。
补充说明:
半涂而废别墨逼婚豳风波速不任操烈操之过激谶録搭拉大通地狼地轮篼笼凤铎革去古黄国富民安耗爆浩星红头驩动隍堑呼抃回隐娇憨阶霤浄院夸咤昆和麦勑额溜火陆路罗拉旅旅旅帅腼惭捺杀因泡沫塑料陪赏鹊山湖阙轶冗滞柔白散聚沙罗上心嗜玩水火夫松柏后凋挺俊抟沙嚼蜡问牛知马蜗壳瞎话乡年限管相须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