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汚君”。无道之君。《孟子·公孙丑上》:“ 柳下惠 不羞汚君,不卑小官。” 孙奭 疏:“汚君,滥恶之君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閔子騫 ﹞不食污君之禄。” 宋 苏轼 《论黑肱以滥来奔》:“侵之虽不以兵,夺之虽不以力,而得之不义者,《春秋》之所谓污君也。”
"污君"一词存在两种解释角度,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行为指代(来自) 指通过诽谤或造谣玷污君主声誉的行为,源自古代政治斗争。例如臣子或政敌为谋私利,故意散布谣言贬低君主品德,削弱其统治权威。
身份指代(来自) 可理解为"无道之君",即昏庸无德的统治者。这种用法将"污"直接修饰"君",强调君主本身德行有亏,如暴虐、荒淫等失政表现。
使用场景差异:
词源辨析: 两种解释均与古代君主制相关,但侧重点不同。需通过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行为还是身份,现代延伸使用时多借指恶意抹黑权威人物或领导的行为。
《污君》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有着污秽、不正洁的含义。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品德败坏、道德不端的人。
污君的拆分部首是水(shui3),并且有着14个笔画。
《污君》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书·杨庆任传》中,用来形容宦官秦汉、伟伦为人不正洁、作为人臣背离了公义。
污君的繁体字为「污君」。
在古代,「污君」这个词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常见的古汉字写法有「亏君」、「污王」等。
- 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竟然成为了污君。
- 他被认为是一个背叛理想、堕落为污君的人。
污君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 污蔑:指诋毁、诽谤他人。
- 君子:指品德高尚、道德完美的人。
与污君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
- 背信弃义:指背离信任、违背承诺的行为。
- 不端之徒:指品行不端、行为不正洁的人。
与污君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
- 君子:指品德高尚、道德完美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