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阿谀逢迎的意思、阿谀逢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阿谀逢迎的解释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阿谀逢迎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曲意讨好、迎合他人,多用于贬义语境。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分析及权威参考角度详细阐释:


一、核心释义

  1. 阿谀

    指用甜言蜜语奉承他人,刻意迎合对方喜好。《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为讨好而故意说些好听的话”。

    • 单字解析:
      • “阿”:曲从、迎合(《说文解字》);
      • “谀”:谄媚、奉承(《玉篇》)。
  2. 逢迎

    意为主动迎合他人心意,引申为巴结讨好。《汉语大词典》释为“迎合他人意图,讨好他人”。

    • 单字解析:
      • “逢”:遇见,引申为投合;
      • “迎”:主动上前,引申为趋附。
  3. 整体含义

    指通过言语或行为刻意讨好权势者,缺乏原则性。如《辞海》强调其“丧失独立人格,以虚伪手段博取欢心”的特征。


二、语义辨析


三、权威用例与来源

  1. 古籍溯源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载:“以阿谀逢迎为能,以正直敢言为拙”,揭露官场谄媚之风。

  2. 现代语境

    用于批判职场、社交中丧失原则的讨好行为,如“他对领导阿谀逢迎,对同事却盛气凌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例证)。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5,释义见第3页。

  2.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380-3,释义见第12卷。

  3.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365-0,释义见第1册。

(注:以上书籍可通过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或出版社官网验证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阿谀逢迎”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含义

指用言语恭维、刻意迎合他人心意,以谄媚拍马的方式讨好别人。其核心是“主动曲意迎合”,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描述趋炎附势的行为()。

2.出处与演变

最早出自宋代程颐《周易程氏传》:“不可阿谀逢迎,求其比己也。”原指臣子对君主不应谄媚讨好,后扩展至一般人际关系中的奉承行为()。

3.用法与结构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例句与语境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阿谀逢迎”不仅反映了语言行为上的谄媚,还暗含对人格独立性的否定,使用时需注意其负面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懊恼泽家冰山不识闲儿彩灰颤笃簌朝践城壍沉思熟虑吃劳保仇视垂丝大同书豆瓣儿酱短幸材短袖告燎寡合光晃晃哗名篁迳嫁狗随狗荐数教案教研室角艺嘉颖畿疆谨省衎乐狂喉滥过烂目颲颲骊火闾阎迈仁慢条厮礼迷眵撚指槃固侯硼10俏俊轻弓秋雕曲桡趋舍上兵折么沈腰潘鬓双双树国抬颏泰室玩物无管戊戌六君子仙韵小喽啰宵直卸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