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谄敬的意思、谄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谄敬的解释

谓阿谀奉承。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故事》:“近世諂敬者,无高下,一例用之,谓之‘大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谄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虚伪的言行刻意讨好、奉承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释义与词性

谄敬(chǎn jìng)属于动词,指以谦卑的姿态刻意迎合、巴结他人,常带有虚伪或功利色彩。《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为讨好而恭敬” ,强调行为背后的不真诚性。


二、字源与结构


三、典型用法与语境

  1. 文学用例

    《红楼梦》中描述贾府门客“谄敬主子,背地嚼舌”,生动刻画了表里不一的奉承者形象 。

  2. 社会行为批判

    常见于对权势者的过度恭维,如“他对上司谄敬备至,对下属却冷眼相待”。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差异点 示例
谄敬 强调“故作恭敬”的姿态 谄敬权贵以求晋升
谄媚 侧重用甜言蜜语讨好 谄媚之态令人作呕
阿谀 含无原则吹捧之意 阿谀逢迎,丧失人格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8卷,页612。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页156。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页139。

以上释义综合古典文献与现代词典,严格遵循汉语语义学规范,可供学术与日常使用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谄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ǎn jìng,其核心含义是以虚伪的态度阿谀奉承他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表面上假装恭敬,实则出于私利或讨好目的而奉承他人,带有明显的虚伪性。例如:“他总是谄敬地夸赞老板,希望能得到晋升。”

  2. 字义解析

    • 谄(chǎn):本义为巴结、奉承,含贬义。
    • 敬(jìng):原指真诚的尊重,但在此词中与“谄”结合,形成矛盾修辞,凸显表里不一的虚伪态度。
  3. 古籍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补笔谈·故事》,文中提到“近世谄敬者,无高下,一例用之,谓之‘大状’”,反映古代社会对这类行为的观察。

  4. 使用场景与反义词
    多用于描述职场、社交中为谋取利益而刻意讨好的行为。反义词包括“真诚”“坦率”等,近义词则有“阿谀”“谄媚”。

  5. 辨析与警示
    需注意“谄敬”与单纯礼貌的“尊敬”区别:前者动机不纯,后者发自内心。过度谄敬可能损害人际关系,甚至被视为缺乏原则。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如“上谄下渎”“谄词令色”)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扁铲别饶风致璧品比俗不可收拾不以一眚掩大德错误大贾达穷涤溉丁米底色地中遁俗独有千秋法程返顾分批高座贡墨贺兰仙徨徨黄罗扇胡搞回次惛谬彠矩金仆扣浪跨迈连牀疠风卢布轮休蒙颂面毛妙想天开鸣弄目眩头昏披帛皮炎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栖亩亲信如泣草芥顋巴申愤事行蕣顔岁入随心塌架谭谭吴光纤道嬉遨孝家洗毕西东蟹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