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违时绝俗”。《宣和书谱·宣召记》:“ 米芾 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 米颠 。”
“违世异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éi shì yì sú,其核心含义为违背世俗常情,行为或思想与众不同,常与“违时绝俗”同义使用。
基本含义
指超越时代常规,与主流社会观念相悖的行为或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独创性。
出处与典故
源自宋代《宣和书谱·宣召纪》,以书法家米芾为例:他因洁癖被称作“水淫”,行为特立独行,甚至被称为“米颠”,体现了该成语的典型特征。
结构与用法
近义与反义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突破传统框架的人物或现象,带有一定褒贬双重性,需结合语境判断情感倾向。例如,可形容创新者打破常规,也可批评脱离实际的行为。
违世异俗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由三个字组成:违、世、异俗。
拆分部首和笔画:
- 违字的部首是辶(走部),总笔画数为8;
- 世字的部首是一(丨部),总笔画数为5;
- 异字的部首是弓(弓部),总笔画数为11;
- 俗字的部首是人(亻部),总笔画数为9。
根据部首和笔画的拆分,违世异俗这个词可以根据笔画数进行排序,排列为世(5)、违(8)、俗(9)、异(11)。
这个词的来源:
“违世异俗”意味着与主流社会和传统习俗不同。违表示违反、不遵守,世表示社会、世界,异表示不同、奇特,俗表示习俗、风俗。因此,“违世异俗”一词主要用来形容那些不合乎社会常规、与传统习俗格格不入的事物或行为。
繁体字:違世異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违、世、异和俗的字形稍有不同。违字古时写作迊或迆,世字古时写作丗,异字古时写作彝,俗字古时写作傃。
例句:
1. 他身上的穿着和发型太奇特了,完全违世异俗。
2. 这部电影通过展示违世异俗的人物和故事,引发观众对社会规范的反思。
组词:
1. 违规违世:
2. 异邦人:
3. 俗念:
近义词:
1. 异类:
2. 不合时宜:
3. 不拘一格:
反义词:
1. 正统:
2. 合乎规范:
3. 符合传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