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躯的意思、微躯的详细解释
微躯的解释
微贱的身躯。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委微躯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清 周亮工 《西禅寺留别》诗:“微躯未敢厌烽烟,祖帐羣公尽大贤。”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假使我们能救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词语分解
- 微的解释 微 ē 小,细小: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调(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贱。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义。
- 躯的解释 躯 (軀) ū 身体:躯干。躯体。躯壳。身躯。为国捐躯。 笔画数:; 部首:身;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微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谦逊色彩的典雅词汇,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字面释义
- 微:指微小、卑微、低贱,强调地位或身份的微不足道。
- 躯:指身体、躯体、身躯。
- 合义:字面意思即“微小的身体”或“卑微的身躯”。
二、引申义与用法
在实际应用中,“微躯”主要用作谦辞:
- 谦称自身:说话者或书写者用以谦卑地指代自己或自己的生命、身体。它表达了一种自谦、恭敬的态度,常见于古代书信、奏章、诗词或尊卑对话中。
- 语境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以具体指:
- 我的身体/性命:例如表示为某事愿意献出生命(“愿效微躯”)。
- 我/在下: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代词使用。
三、文学与文化内涵
“微躯”一词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 体现谦卑美德: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强调的谦逊、恭敬、自抑的处世态度。
- 古典韵味: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中,用以营造典雅、庄重的氛围或表达忠贞、奉献之情。例如杜甫《江汉》中“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虽未直接用“微躯”,但体现了类似的自谦与老骥伏枥精神,而“微躯敢一言”、“微躯此外更何求”等则是更直接的例证。
权威来源参考:
- 该词释义综合参考了《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权威辞书对“微”与“躯”的释义及“微躯”作为合成词的传统用法解析。具体条目可查阅:
- 汉典 (ZDIC.NET):微 | 躯 (该网站整合了多部权威辞书内容)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提供了现代视角下对谦辞用法的规范解释)
-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商务印书馆. (详细收录并解释了“微躯”在古代文献中的谦称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微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保持一致。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微躯”字面意为“微贱的身躯”,主要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说话者对自己身体的谦称,常见于诗文或正式场合的表述。
详细解析
-
谦称自身
在古代文献中,“微躯”多用于表达对自身地位的谦逊,强调身份卑微或能力有限。例如:
- 曹植《叙愁赋》:“委微躯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将自己微贱之身托付于皇室,位列后宫末席。)
- 杜甫《江村》:“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以“微躯”谦称病弱之身,表达淡泊之志。)
-
隐含体弱之意(次要用法)
部分语境中,“微躯”可能带有“身体虚弱”的引申含义,如牟融《游报本寺》中“自笑微躯长碌碌”,既表自谦,亦暗含对辛劳体弱的感慨。但此用法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古代文人常用以自谦,增强诗文的情感表达。
- 礼节性对话:正式场合中表示谦逊态度,如“微躯未敢忘忧国”。
- 特定语境:与“生死”“奉献”相关时,如“微躯已殒,遗恨何极”(出自造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贱躯、鄙躯、蝼蚁之身(均含自谦意)。
- 反义词:贵体、金躯(尊称他人身体)。
权威性说明
根据高权威来源,其核心含义为自谦词,而“体弱”为次要或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低权威网页(4、5)的释义与此一致,但缺乏详细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暴君襃赠拔取拨甩草芙蓉潮闷绰立辞严气正翠发倒踏门番银風脈風梭富于春秋感士国稼毫不讳言哼儿哈儿闳廓后轨化蝶晦伏活冤孽洊逼弶网洁敬羁挂九尾龟麇舌屦舄罗镜麦稃内掌柜耦国贫旷贫约乾脆利索前言清脱齐年生亲狎穷踧穷凶极虐入谷森梢纱厂失精落彩室妾市算舐足蔬蓏数命诉列调谐无藉之徒吾侬歍悒夏清侯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