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脱卒的意思、脱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脱卒的解释

谓漏服更卒徭役者。《史记·酷吏列传》:“是时天子方欲作 通天臺 而未有人, 温舒 请覆中尉脱卒,得数万人。” 明 刘基 《通天台赋》:“发脱卒于 温舒 ,景 雍 上之高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脱卒”为古代汉语中的军事术语,现多用于文献研究领域。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记载,该词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逃脱的士兵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脱卒归汉”,此处“脱卒”即指战争中逃脱归队的士兵。古时军队编制严格,士兵擅自离营视为重罪,故该词多含贬义,常见于史书对逃亡事件的记载。

二、指解除士卒身份

《通典·兵典》载有“脱卒归田”之说,指士兵因服役期满、伤病或特赦等原因脱离军籍,恢复平民身份。这种用法多出现于户籍管理制度相关的文书中。

现代语言环境中,“脱卒”已不具实际使用价值,仅作为历史词汇存在于《中国军事大辞典》《辞源》等工具书内。其语义演变可参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脱”字“解除束缚”义项的分析,以及“卒”字“兵士”义项的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

“脱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但需注意部分网络释义可能存在偏差。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脱卒”指漏服更卒徭役的人,即逃避或未履行官府征发劳役的成年男子。该词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温舒请覆中尉脱卒,得数万人”(),明代刘基的《通天台赋》中也有引用。

二、词源与结构

三、常见误释辨析

部分网络资料(如)将“脱卒”解释为“摆脱困境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词语的误读。正确释义应以上述历史文献为准。

四、相关文献

  1.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汉武帝修建通天台时,通过清查“脱卒”补充劳力。
  2. 明代刘基的赋作引用此典,延续原义()。

建议需要进一步考证时,可查阅《史记》原文或权威汉语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怪千奇蚌胎抱冰公事保栖暴征碧暖座常局扯顺风旗串昵川人打扑断折恶道发恼飞音馥馥耗羡胡大活检郊垒齎敕节幡机工畿劳既立进竭絶谷苦辣阑暑立盹行眠麟凤灵闺琉球群岛龙凤鲁班尺汒若面面相看貉隶凝露千年润器食三暗上市公司十家香尸居十命薯莨祀竈日松心素液通秀土团晚节香完捐巍冠未雨绸缪渥须无忤霄壤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