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ation(troops)]∶驻扎,安置
把他的部队屯扎在一座小山上
(2) [quarter(troops)]∶提供住宿或掩蔽部;尤指指定部队驻扎地点
安置他的士兵屯扎在居民家中
见“ 屯扎 ”。
亦作“ 屯紥 ”。亦作“ 屯扎 ”。驻扎。《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魏 兵苦雨,不能屯扎,因此回去,正好乘势追之。”《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李蒙 心中大疑,传令暂退平衍处屯扎,一面寻觅土人,访问路径。”《东周列国志》第五三回:“ 王 自引大军,往 株林 进发,却留公子 婴齐 一军,屯扎城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请妥为布置,分起分路即退在百里外,择地屯紥。”
屯扎是汉语中表示军队或人员驻扎、安营停留的动词,具有明确的军事和历史语境色彩。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指军队在特定地点安营驻守,或泛指人员集体停留驻扎。
示例:
“部队屯扎在边境要塞,以防外敌入侵。”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参考链接:现代汉语词典网络版)
二者组合后,凸显“集体性驻留” 和“防御性目的”。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军事领域
指军队在战略要地长期驻守,如:
“明代在九边屯扎重兵,防御蒙古势力。”
来源:《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历史与文学
常见于描述古代行军布阵,如《三国演义》中:
“曹操屯扎兵马于官渡,与袁绍对峙。”
来源: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词语 | 差异点 |
---|---|
驻扎 | 通用性强,无时代限制 |
屯驻 | 强调物资储备与长期性 |
驻守 | 突出防御职责 |
定义:“(军队)在某地住下驻守。”
强调其军事属性,并收录历史用例。
(注:部分古籍来源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权威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研究文献。)
“屯扎”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其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古典作品。
把绝榜额褓乳车马骈阗尘务崇秘踹足黜羡遗华淙潺皴厘错认耽延道实钓诗钓耳闭風棹副刊鲠固怪特鼓儿词华北黄齑混含燋头烂额旌旝纪念品脊索动物僦税钜海箘露开花弹科决狂稚宽容老奴梁实秋寥戾里君涖事柳条箱髦彦没骨图冥雪磨踵灭顶南纬千金敝帚欠据窍领七足八手却非冠羣司三楚沈翔拾青守价曙体枉杀万籁无声相持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