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丝的别名。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诗之二:“教疏兔缕金絃乱,自拥龙芻紫汞肥。”自注:“兔丝别名。”
“兔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出处可综合解释如下:
“兔缕”是兔丝的别名,指一种植物。兔丝即现代植物学中的菟丝子,属于寄生草本植物,常见于缠绕其他植物生长,其形态细长如丝线。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诗中提到:
“教疏兔缕金絃乱,自拥龙芻紫汞肥。” 诗中自注“兔丝别名”,明确将“兔缕”与兔丝关联。
菟丝子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医药典籍中常被提及,既有观赏性描述,也有药用记载(如补肾益精)。其别名“兔缕”更强调形态特征,而非实际与兔子的关联。
若需进一步了解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或诗词引用背景,可参考植物学文献或《全唐诗》相关注解。
《兔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兔毛丝”。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兔”和“缕”。
“兔”部的部首是“儿”,它有4个笔画;“缕”部的部首是“纟”,它有7个笔画。
《兔缕》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抑》篇中,其中描述了人们正在制作衣物时使用的兔毛丝。
《兔缕》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兔的写法与现代相似,而缕字的写法稍有不同,以曾经被称为“缕形”的变体形式出现。
1. 他使用兔缕制作了一条美丽的围巾。
2. 这件衣服的质地十分柔软,是由上好的兔缕编织而成的。
兔毛、兔皮、缕线、缕空
兔丝、兔绒、兔毛线
牛缕、羊缕、马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