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八侯的意思、十八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八侯的解释

指 汉 初功臣十八诸侯。即 酂侯 萧何 、 平阳侯 曹参 、 宣平侯 张敖 、 绛侯 周勃 、 舞阳侯 樊哙 、 曲周侯 郦商 、 鲁侯 奚涓 、 汝阴侯 夏侯婴 、 颍阴侯 灌婴 、 阳陵侯 傅宽 、 信武侯 靳歙 、 安国侯 王陵 、 棘浦侯 陈武 、 清河侯 王吸 、 广平侯 薛欧 、 汾阴侯 周昌 、 阳都侯 丁复 、 曲成侯 虫达 。又, 汉 班固 《十八侯铭》有 留侯 张良 、 曲逆侯 陈平 、 襄平侯 纪通 ,而无 奚涓 、 薛欧 、 丁复 。上列各侯之先后也表示十八侯之位次。参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 颜师古 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十八侯是汉语历史词汇中的专有名词,特指西汉初年刘邦分封的十八位功臣。该词源自《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反映了汉代政治体制中的爵位制度。

一、词源解析 “十八侯”由数词“十八”与爵位名称“侯”组成。侯是秦汉二十等爵中的最高等级,位列“彻侯”之前,初为军功封赏制度的核心。《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明确记载了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批受封的十八位列侯名单。

二、历史背景 该分封发生在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为巩固政权,根据“功状”评定标准对开国将领进行封赏。十八侯的评定标准包括:参加反秦起义时间、鸿门宴护驾表现、楚汉战争军功等维度,体现了汉代“非功不侯”的封爵原则。

三、成员构成 根据中华书局《汉书》校注本记载,十八侯依次为:

  1. 萧何(酂侯)
  2. 曹参(平阳侯)
  3. 张敖(宣平侯)
  4. 周勃(绛侯)
  5. 樊哙(舞阳侯)
  6. 郦商(曲周侯)
  7. 奚涓(鲁侯)
  8. 夏侯婴(汝阴侯)
  9. 灌婴(颍阴侯)
  10. 傅宽(阳陵侯)
  11. 靳歙(信武侯)
  12. 王陵(安国侯)
  13. 陈武(棘蒲侯)
  14. 王吸(清河侯)
  15. 薛欧(广平侯)
  16. 周昌(汾阴侯)
  17. 丁复(阳都侯)
  18. 虫达(曲成侯)

四、历史影响 该分封体系为后世“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勋臣表彰制度提供了范式。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相关论文指出,十八侯的评定过程确立了汉代“以功定爵”的官僚体系基础(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汉书》原文)。

五、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在文学作品中常作为功勋集团的代称。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特指汉初十八位列侯的勋臣集团”。

网络扩展解释

“十八侯”是汉初刘邦分封的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统称,他们因功勋卓著被授予侯爵,是汉朝建立的重要基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十八侯”特指西汉初年跟随刘邦征战、辅佐其建立汉朝的十八位核心功臣。他们因在楚汉战争和政权巩固中的突出贡献,被刘邦封侯,地位显赫。

2.成员构成

根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十八侯包括:

注:不同文献对名单记载略有差异。例如班固《十八侯铭》中增补了张良、陈平,替换了部分人物,可能与历史评价标准变化有关。

3.历史背景

4.延伸含义

需注意,“十八侯”一词在部分语境中可能被误用为官员等级制度(如九品十八级),但这一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其正确含义应始终关联汉初功臣群体。

5.意义与影响

十八侯的选拔体现了刘邦“论功行赏”的原则,也为后世“功臣配享”制度提供了范本。他们的故事成为汉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需查看完整名单或具体事迹,可参考《汉书》及颜师古注,或访问相关历史资料库。

别人正在浏览...

卬卬卑国表缀毕聚并缘布信猜防长庆赤谗慝之口丑事外扬传瑞打乖儿娥眉月梵策芳序贯辰还世黑了黄制擭撮火虞讲舍僵胔燋折诘断经武纬文看承刻写凉旷麟趾柳范麦风莫匪千岩竞秀跂踦青鬟青盘啓手取重深藏若虚沈痛慎小事微释藏识度石蜠田歌恬虚威怯未若唯唯否否文簿雾驳无尘子武关无僇诬能宪纪小疵鸂鷘楔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