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赦,放纵。《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每共 宝 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舍纵"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释 "舍纵"意为宽赦、放纵,指对错误行为采取宽容或放任态度。该词由"舍"(宽恕)和"纵"(放任)两个语素构成,属于并列式复合词。
二、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描述谯国夫人秉公执法,不因亲族关系而宽纵犯法者。
三、用法说明
四、相关词语 • 近义:宽纵、姑息、纵容 • 反义:严惩、整肃、绳之以法 • 相关成语:放纵不羁、稍纵即逝(均含"纵"字但语义不同)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中。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可查阅《隋书》相关章节或《汉语大词典》。
《舍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放弃、舍弃和纵容、任由。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舍(音shě,部首舌)和纵(音zòng,部首纟,笔画11)。
《舍纵》源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之茂,可以餞酒。舍纵之言,以往以来。”意思是蒹葭的茂盛可以摘取来酿酒。舍纵是指人们纵容和放任言行。繁体字为「捨縱」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舍纵”的拼音为“shě zòng”,并且舍和纵都有多种写法。例如,在《说文解字》中,舍的写法为“捨”;在《康熙字典》中,舍的写法为“舍”和“舎”;而纵的写法为“纵”和“縱”。
1. 他舍纵孩子的不良行为,结果导致孩子变得更加放纵。 2. 他明知该做的事情,却舍纵自己继续玩游戏。
组词:舍近求远、舍己为人、纵横交错。
近义词:放任、姑息。
反义词:约束、管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