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蛇衔的意思、蛇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蛇衔的解释

亦作“虵衔”。1.即蛇含。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餘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是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蛇含》﹝集解﹞引 陶弘景 曰:“蛇衔处处有之。有两种,并生石上,亦生黄土地。当用细叶有黄花者。”参见“ 蛇含 ”。

(2).谓蛇衔珠报恩。典出《淮南子·览冥训》“ 隋侯 之珠” 汉 高诱 注:“ 隋侯 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 隋侯 之珠,盖明月珠也。” 宋 薛季宣 《读邸报》诗:“豺祭如生兽,虵衔欲报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蛇衔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既指代一种传统中药材,也承载着古代文献中的传奇典故。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一、字义与词源

  1. 字义拆解
    • 蛇:爬行动物,象征神秘或毒性(《说文解字》:“蛇,虫也。从虫,它声。”)。
    • 衔:含咬、叼取之意(《说文解字》:“衔,马勒口中也。从金从行。”),引申为“包含”“连接”。

      组合后,“蛇衔”字面可解为“蛇叼含之物”,暗含与蛇相关的自然属性或传说关联。


二、作为中药材的释义

蛇衔(学名:Potentilla kleiniana)是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全草入药,亦称“蛇含”“五爪龙”。其核心特征包括:


三、文学典故中的象征意义

“蛇衔”亦源于古代志怪传说,典出《后汉书·方术传》及干宝《搜神记》:

有蛇衔草覆人伤口,伤者愈,故名“蛇衔草”。

此故事赋予其两层文化寓意:

  1. 疗愈象征:体现自然生灵的神秘救治能力,成为“灵药”的代称。
  2. 报恩母题:蛇衔草救人,暗含动物报恩的伦理叙事(《太平御览·药部》引《异苑》。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参考文献来源: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2. 《中国植物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太平御览》(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4. 《全国中草药汇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网络扩展解释

“蛇衔”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综合了文献记载与传说典故:

一、植物名称(蛇含草)

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蛇含”,属于蔷薇科委陵菜属。其名称来源与传说相关:

  1. 药用功能:南朝《异苑》记载,有田父见伤蛇被同类衔草治愈,遂将此草命名为“蛇衔”,用于治疗疮伤,具有止血生肌之效。
  2. 植物特征:据《本草纲目》描述,蛇衔草茎细长、叶呈掌状复叶,开黄色小花,多生长于石缝或黄土中。

二、报恩典故(蛇衔珠)

典出《淮南子·览冥训》中“隋侯之珠”的故事:

  1. 传说内容:隋侯救治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蛇从江中衔来明珠报答恩情,此珠被称为“隋侯珠”或“明月珠”。
  2. 文化象征:该典故成为“知恩图报”的经典隐喻,亦用于形容珍宝或珍贵情谊。

两种含义分别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神话想象,兼具实用与文学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騃女按期半球毕究兵精粮足笔姿儿不来气不旋时参味鸱鸦嗜鼠伺候翠的电告黩货发光方雷氏分散染料广长舌官婿洪泛环内毁节胡掳匠氏节岁镜片衿佩九窍具述局子勘误表来方两足尊连卺领空旅望马面莽莽攮包内判匿名信清晓全守渠匽舌弊神上使神仙鱼食不求甘首义睡顿太清宫抬亭兔子外材网辟万全之计无冀悟境饩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