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师背酅而舍。 晋侯 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 子犯 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 元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曲:“峯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 路。”
“山河表里”是一个成语,形容地势险要,外有河流、内有山脉,形成天然屏障。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期,晋楚交战前,晋国大夫子犯分析形势时提到:“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意为即使战败,凭借晋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的地形,仍可固守。
后世文学作品中常借用此成语增强画面感,如张养浩的诗句不仅描绘地理,还隐喻朝代兴衰与百姓疾苦。
提示:若需了解完整典故或更多例句,可参考《左传》原文或相关诗词解析。
《山河表里》是一个成语,意指山水之间、内外之间。在这个成语中,“山河”代表山川景色,“表里”代表内外之间的关系。
《山河表里》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山(山字的部首)和口(表字的部首)。
这个成语的总笔画数为12。
《山河表里》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江南春》诗:“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山河表里潮平岸。”这句诗中的“山河表里”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繁体字形为《山河錶裡》。
古时候,《山河表里》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
山:彡⺊丷
河:氵可
表:⺝幺丨
里:田土
1. 在这座城市里,山河表里处处显露着美丽的景色。
2. 这幅画山河表里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
山水、山川、表面、表演、里程
里外、内外、表里如一
表里不一、里应外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