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清 代经学家 惠周惕 及子 惠士奇 ,孙 惠栋 三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绪言:“至本朝,三 惠 之学,盛於 吴 中, 江永 、 戴震 诸君,继起於 歙 。”
“三惠”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清代吴派经学的代表人物——惠周惕及其子惠士奇、其孙惠栋祖孙三代。他们以考据学见长,对清代汉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清人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评价:“三惠之学,盛于吴中”,说明他们在江南学术界的地位。
部分资料提到“三惠”可引申为聪明、仁爱、勤奋三种品质的集合,但此用法在权威典籍中较少见,更多见于现代网络语境下的引申解读。
建议需要深入考证时,可参考《汉学师承记》《清史稿》等原始文献。
《三惠》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通常指的是“智慧、仁慈和喜悦”三种品质或特征。
《三惠》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三(三点水)和惠(心部下贝)。其中,“三”是一个基本的部首,惠字共12划。
《三惠》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用来形容佛陀拥有智慧、仁慈和喜悦这三种无上的品质。
《三惠》的繁体写法为「三惠」。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三惠」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以三点水和心部下贝的结构来表示。
1. 他展现出了「三惠」,智慧、仁慈和喜悦。
2. 修炼佛法可以培养人们的「三惠」。
3. 这部电影向观众传递了「三惠」的重要性。
1. 慧心:智慧的心灵。
2. 喜惠:喜悦和仁慈。
3. 惠世:对世界有益的行为。
1. 智慧、明智、才智。
2. 仁慈、慈悲、怜悯。
3. 喜悦、快乐、幸福。
1. 愚昧、愚蠢、无知。
2. 残忍、冷酷、无情。
3. 悲伤、痛苦、沮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