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昬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 少皞 ,其神 蓐收 。” 郑玄 注:“ 蓐收 , 少皞氏 之子,曰 该 ,为金官。”《国语·晋语二》:“ 虢公 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鉞立於西阿……觉,召 史嚚 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 蓐收 也,天之刑神也。’” 韦昭 注:“ 蓐收 ,西方白6*虎金正之官也。《传》曰:‘ 少皞氏 有子 该 ,为 蓐收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二:“ 蓐收 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为我呼 蓐收 ,虎爪持霜金。” 谭作民 《噩梦》诗:“投壶烂醉自矜宠, 蓐收 凛命舞节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蓐收汉语 快速查询。
根据权威资料,,“蓐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神祇,具体释义如下:
季节司掌
作为秋神与西方之神,主管秋季万物收敛、谷物归仓,体现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认知。
刑法律令
兼具刑罚之神职能,象征天道的惩戒威严,如《国语》记载其执斧形象代表司法裁决权。
神兽融合
被描述为“人面白毛,虎爪执钺”(),身披盔甲,左耳盘蛇,骑乘双龙(),白虎是其象征兽。
五行属性
位列五行神中的金神,对应金属、兵器与肃杀之气,唐代李白诗句“蓐收肃金气”即体现此特性()。
蓐收形象融合自然崇拜与社会秩序,既反映古人对季节更替的观察,也体现“秋后问斩”等司法制度与天象关联的哲学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神话故事或历史演变,可查阅《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原文。
蓐收(rù shōu)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将麦谷等农作物用簸箕或者叉等工具从地面上收集起来。
蓐收的部首是艹(草字头部),由9个笔画组成。
蓐收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由“由”字旁和“标”字组成。
繁体字是「蓐收」。
古时候的蓐收在形状上略有不同,用的是早期楷书的写法,写成「蓐」和「収」。
1. 农民们一早就开始蓐收庄稼。
2. 这个地区的蓐收时间已经过了。
蓐时(农作物长熟的时候),收蓐(收割农作物),蓐黍(旧时称庄稼),蓐稻(收获稻谷)。
蓄收、夙采、秣收。
播种、撒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