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律的意思、入律的详细解释
入律的解释
古代以律管候气。节候至,则律管中的葭灰飞动。“入律”犹言节气已到。 汉 东方朔 《海内十洲记》:“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千吕,连月不散。”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二》:“既浮千吕之气,还吹入律之风。” 五代 徐夤 《东风解冰》诗:“入律三春復,朝宗万里通。”参阅《后汉书·律历志上》。
词语分解
- 入的解释 入 ù 进,由外到内:进入。入梦。 适合,恰好合适:入选。入耳。 进出 笔画数:; 部首:入; 笔顺编号:
- 律的解释 律 ǜ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约束:律己。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
网络扩展解释
“入律”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背景进行解读。以下是详细解释:
1.古代天文历法含义(节气到来)
- 基本解释:古代通过律管(一种乐器)中的葭灰(芦苇膜烧成的灰)飞动来观测节气变化。当特定节气到来时,对应律管内的葭灰会飘动,称为“入律”。
- 文献例证:
- 汉代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提到“东风入律”,形容节气规律运转。
- 北周庾信的诗句“还吹入律之风”也体现了这一用法。
2.成语含义(遵守法律)
- 现代释义:指遵守法律、按法规行事,强调法治精神。
- 构成解析:
- “律”指法律,“入”意为遵循、符合。
- 例如:“企业应严格入律,避免违法行为。”
3.法律条文纳入律法
- 历史用例:西汉中期后,部分罪名被正式写入法律条文,如“与母别居”在东汉被定为不孝罪之一,称为“入律”。
- 扩展意义:可指规则或条款被正式纳入法律体系。
4.诗歌声律的符合
- 文学领域:在古诗创作中,“入律”指诗句符合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例如:“五古不入律的较多,七古入律的较多”,说明不同诗体对声律的遵循程度。
“入律”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侧重:
- 古代科学:节气观测术语;
- 社会规范:强调守法或法律条文的纳入;
- 文学创作:诗歌格律的合规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海内十洲记》或庾信的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入律
入律(rù lǜ)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入和律。
1. 入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入的部首是人,它由2个笔画构成。
2. 律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律的部首是彳,它由3个笔画构成。
来源
入律这个词出自《晋书·后赵武帝纪》,是一个专业性的法律用语,意味着依法处理,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
繁体
入律的繁体字是「入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入的形状和现在有所不同,它像个小人从左边走进律的门里。律的古时写法是一个小人在走路。
例句
他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入律。
组词
入学、入职、入会、律师、律法、法律。
近义词
律正、法纪、法度
反义词
违法、违规、非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