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麻热的感觉。《小说选刊》1981年第3期:“ 金泉女 不像往常那么自得,她感到耳朵热麻麻的,盼望地上有条缝让她钻进去。”
"热麻麻的"是一个具有方言特色的形容词短语,主要用于描述一种温度较高且带有轻微刺激或灼热感的状态。它融合了触觉与心理感受,常用于口语表达。以下是其详细释义:
温度感知
指物体或环境温度较高,接近或达到烫的程度,但尚未达到难以忍受的极点。例如:
"太阳晒过的石板凳坐上去热麻麻的。"
(形容物体表面温度较高,接触时皮肤有温热刺激感。)
心理感受延伸
可比喻处境或氛围令人感到紧张、焦躁不安,带有轻微压迫感。例如:
"领导追问项目进度时,他脸上热麻麻的。"
(形容因压力产生的燥热不适感。)
二者结合后,区别于单纯的"热",更强调热量带来的细微生理反应。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未直接收录"热麻麻的",但对"麻"的释义包含"轻微刺痛感"(如"手脚发麻"),可佐证"麻麻"的感官描述特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P879.
《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主编)
在西南官话(如四川、重庆方言)中,"热麻麻"明确标注为"形容温度较高且令人不适",常见于日常对话。
来源:许宝华, [日]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M]. 北京:中华书局, 1999:P5462.
《四川方言词典》
将"热麻麻"列为特色方言词,释义为:"形容热得皮肤发烫,或有燥热难安之感。"
来源:王文虎. 四川方言词典[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4:P312.
词语 | 差异点 |
---|---|
热烘烘 | 强调闷热感,无刺痛成分 |
火辣辣 | 灼烧感更强,多用于高温或辛辣 |
滚烫 | 温度更高,接近"烫"的临界点 |
"热麻麻的"是西南方言中生动描述温热伴随轻微刺麻感的复合状态词,兼具物理温度与心理感知的双重意义,其独特表现力源于方言对细微感官体验的精准捕捉。
“热麻麻”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描述皮肤或身体部位因温度或情绪变化而产生的轻微灼热与酥麻交织的感觉。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或例句,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闇俗百禽长瘢痆本乡长乐坡成都市称位赤道人种春服村社长道贺得人意钓声叠连督整放烟幕弹该明功过刮鼻子昏人浑浊金属探伤峻法军容头居下讪上空洒洒枯莲连番粮料院良裘六五马恩列斯蜜唧耐心烦儿褭褭宁俗陪送片玉普六茹强留千里及鹊起散逛三日耳聋筲桶生生不已疏从顺成疏遗四言挑招铁扫箒铁腥投步涂林帷笫文道象觚贤质嚣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