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鹊尾炉”的略称。亦泛指香炉。 宋 姚述尧 《念奴娇·瑞香》词:“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 元 王逢 《雨坐梧溪精舍》诗:“别巷鶯声歇,香烟鹊尾横。” 清 陈玉堪 《摸鱼儿·落花》词:“伤春瘦,宝篆慵飘鹊尾。”
(2).地名。 安徽 铜陵 至 繁昌 长江 中,有 鹊洲 。 鹊头 为 铜陵 西南 鹊头山 , 鹊尾 为 繁昌 东北 三山 。《宋书·张兴世传》:“时臺军据 赭圻 ,南贼屯 鹊尾 ,相持久不决。”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吴王 旧邑, 楚国 先封, 江 廻 鹊尾 之城,山枕海根之治。”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六师屯 鹊尾 ,双闕表 牛头 。” 吴翌凤 笺注引 冯智舒 《纲目质寔》:“ 鹊尾 ,渚名,在 庐州府 舒城县 治西北。”
“鹊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uè wěi,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香炉形制或地名沿革,可参考历史文献或地方志资料。
鹊尾是一个汉字词汇,它指的是鹊的尾巴,也可以引申为指鹊鸟的形象。
鹊尾的拼音是què wěi,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鹊的部首,并且它的笔画数是14。
鹊尾的字形来源于象形字,它模仿了鹊鸟尾巴的形状。
在繁体字中,鹊尾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差别。
在古代,鹊尾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尾巴曲线更加优美,整体形状更加流畅。
1. 那只鸟展示出美丽的鹊尾。
2. 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鹊尾的灵动之处。
1. 鹊巢:鹊鸟的窝巢。
2. 游鹊:自由自在飞翔的鹊鸟。
3. 鹊桥:传说中用来连接天界和人间的桥梁,取自牵牛和织女的传说。
1. 鹊翎:指鹊鸟的羽毛。
2. 鹊鸣:指鹊鸟的叫声。
1. 鸿毛:指大雁的羽毛。
2. 鸣禽:指鸟类的鸣叫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