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层铠甲。札,甲的叶片。《左传·成公十六年》:“ 潘尩 之党,与 养由基 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七札俱穿,五豝同穴。”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箭穿七札,弓贯六钧。” 戈直 注:“札,甲也。 养由基 射穿七札。”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破的听鸣弦,一箭双穿,惊鸿虚发下平原。管取射人先射马,七札谁坚?”
“七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具体差异,但核心解释如下:
“七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铠甲的层数,强调防御力或攻击力之强,多见于历史文献与诗词。若需引用其他含义,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
《七札》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七张纸条”。这个词主要用来指代一种古代的信件传递方式。
拆分《七札》的部首是“丿”和“木”,其部首笔画分别为一画和四画。
《七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文苑传》中,记载了古代人们使用七张纸条传递信息的方式。
繁体字“七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但《七札》这个词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并未发生变化。
1. 姐姐用七札向远方的亲戚发送了节日的祝福。
2. 爷爷留下了一封七札,里面记录了他年轻时的经历和思念。
七札本身是一个词汇组合,一般不与其他字词组合起来使用。
目前未发现与《七札》意义相近的词汇。
与《七札》意义正好相反的词是“口信”,口信是指口头传递信息,没有书面纪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