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碶闸的意思、碶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碶闸的解释

见“ 碶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碶闸(qì zh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地域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指一种兼具挡潮、泄洪、蓄淡功能的水利设施,尤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浙江宁波、舟山等地)较为常见。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结构功能及文化意义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与字形解析

  1. 字义溯源

    • 碶:从“石”(表示材质),从“契”(表音兼表契合之意),本义指用石块砌筑的闸门。《汉语大词典》释为“以石修筑的水闸”,强调其建材与水利功能。
    • 闸:从“门”(象形),指可启闭的水门,引申为控制水流的设施。

      二者合成“碶闸”,特指以石材为主建造的潮汐调控水利工程 。

  2. 核心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碶闸指“建于滨海或江河入海口,通过闸门启闭调节水位、阻挡咸潮并蓄积淡水的石砌水闸”。其功能聚焦于抵御海水倒灌、排泄洪涝及储蓄淡水灌溉,是传统农耕文明应对咸淡水交汇环境的智慧结晶 。


二、功能结构与地域特色

  1. 工程特点

    • 材质:主体以条石砌筑,闸墩、闸槽均用石材榫卯拼接,抗海水腐蚀性强。
    • 构造:含闸门(古为木制,今多钢铁)、启闭机、闸墩及配套河道,部分含蓄淡水库。
    • 原理:涨潮时闭闸防咸水入侵;退潮时开闸排洪;雨季蓄积淡水供农用 。
  2. 典型代表

    浙江宁波的“它山堰碶闸群”(唐代遗存)是现存最著名的碶闸系统,2015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印证了其千年可持续的水利价值 。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1. 农业保障

    碶闸通过“御咸蓄淡” 保障了滨海盐碱地的水稻种植,如清代《鄞县志》载:“碶闸之设,利在稻粱”,直接支撑了浙东“鱼米之乡”的生态基础 。

  2. 地名遗存

    东南沿海大量地名保留“碶”字印记(如“五乡碶”“大碶街道”),成为水利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见证人地互动历史 。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周魁一. 《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 科学出版社, 2002.
  4.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 2015. 官网报告(注:具体遗产名录见ICID官网公示)

本释义综合工具书、水利史专著及文化遗产记录,力求呈现术语的工程技术内涵与人文地理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碶闸”是一个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碶闸(拼音:qì zhá)指水闸,是用于调节水位、控制水流的水利设施。

    • 结构组成:通常包括闸体(土石、砖石或混凝土建造)、闸门及启闭机。
    • 功能:通过开闭闸门实现蓄水、排涝、灌溉、防洪等作用,例如在灌溉季节放水,洪水期阻隔泛滥。
  2. 历史应用
    碶闸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如《宋史·河渠志》记载的“乌金碶”“积渎碶”等,明代《农政全书》也提到其用于农田水利。


二、延伸含义

  1. 成语中的比喻义
    在特定语境下,“碶闸”可比喻事物发展受阻或停滞,如“碶闸难开”形容障碍难以突破。
    • 例:改革进程中若存在“碶闸”,需逐一疏通。

三、主要功能(结合实际应用)

碶闸的核心作用包括:

  1. 防潮蓄淡:防止海水倒灌,保障淡水供应。
  2. 灌溉与防洪:平衡旱涝,保护农田。
  3. 航运辅助:调节水位以利船只通行。

四、权威来源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碶闸的具体构造或历史实例,可查阅《农政全书》《宋史》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变异不兴参毕岑寂彻俎斥力迟早创楚出籴春秋笔法方量飞沙扬砾風旛凤凰车風沫傀然国富兵强榖子横潢和戎龁噬槐宰荒饱睆目浑天说嘉福尽多尽少金玺近制急眼捐复劳动资料料人临症陋野漉巾马卿猛犸畔牢品学狉狉破旧三线上元深采审正折正邃宇探头探脑谈语套汇跳沫头马吐实罔怅望秩违傲陷锋下旬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