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容器狭小。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方将挹溟海,器小已瀲灧。”
(2).器局狭隘。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丞史器小,不足与谋。”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庸猥之徒,器小志近,冒于货贿,唯富是图。”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三》:“不知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我的看法是, 友谅 志骄, 士诚 器小,志骄的好生事,器小的没有长远打算。”
“器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字面意义
指容器狭小,即物理空间或容量的有限性。例如《盐铁论》中提到“丞史器小”,暗示其承载能力不足。
比喻意义
形容人的器局狭隘或才能有限,无法承担更大的责任或任务。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批评“庸猥之徒,器小志近”,清代魏源也提到“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
词源与构成
“器”本指容器,引申为人的才能、度量;“小”表示不足。组合后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如器皿),也可用于抽象层面(如胸怀、能力)。
历史用例
“器小”既可描述具体事物的容量,也可用于对人的批判性评价,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使用时需注意与“小器”的差异,后者更强调吝啬或狭隘的性格特质。
《器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人的才能或品德很好,但因为地位低或现实条件限制而得不到充分展示和发挥。
《器小》共有两个字,第一个字的部首是口,第二个字的部首是手。第一个字的笔画数是5画,第二个字的笔画数是7画。
《器小》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孔丘世家》:“文王死,襄王少,国小,人器小。”它在古代的写法是“器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
在繁体字中,“器小”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器小”这两个字则是采用了古代的写法。例如,在《说文解字》中,第一个字的写法为“器”,第二个字的写法为“小”。这些古代的写法在形状和结构上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
这里有一个例句来说明《器小》的使用:
他的才华被埋没在那个小公司里,实在是太器小了。
与《器小》相近的组词有:才华横溢、实力强大、潜力巨大、能力出众。
与《器小》意思相近的成语有:隐匿功名、默默无闻、韬光养晦、躲光藏影。
与《器小》意思相反的成语有:才高八斗、身价倍增、显山露水、光芒万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