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锓板。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甫鋟木,亦以有不应言者,旋被旨毁板。” 元 高昂 高霄 《<河汾诸老诗集>后记》:“特命工鋟木,以广其传。” 汪辟疆 《唐人小说·<三水小牍>叙录》:“ 明 杨仪 有二卷本。 姚咨 於 嘉靖 甲寅从 杨 写福。后十一年, 秦汴 据以鋟木。”
根据权威汉语词典解释,“锓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信息 拼音:qǐn mù(注音:ㄑㄧㄣˇ ㄇㄨˋ)
二、词语解析
字义拆分:
完整释义: 即“锓板”,指古代印刷术中的雕版工艺,通过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制成印刷模板。这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关键工序,常见于宋元时期的书籍制作。
三、相关背景 该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核心技术,与活字印刷形成技术对比。雕版印刷需经过写样、上板、刻字等多道工序,其中“锓木”特指雕刻木版的步骤。
如需了解更多古代印刷术语,可查看汉语词典相关词条。
《锓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验证木材的质量。
《锓木》由「钅」和「木」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3画。
《锓木》一词来源于《说文解字》,是由古代文献记录的汉字。
《锓木》的繁体字为「鋟木」。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具体的写法需要查阅相关古代文献才能确定。
1. 为了确保家具的质量,他使用了一颗质地优良的《锓木》。
2. 木匠用锋利的工具对木头进行《锓木》。
锓验、锓定、木锓、锓材
鉴木、辨木
伪木、假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