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清贯的意思、清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清贯的解释

(1).清贵的官职。指侍从文翰之官。《南齐书·张欣泰传》:“﹝ 世祖 ﹞谓之曰:‘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除正员郎。”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贯,爵为通侯。”《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九年》:“上始命宰相选公卿、大夫子弟文雅可居清贯者。” 胡三省 注:“ 史炤 曰:‘贯,事也。’清贯,犹言清职也。”

(2).指乡籍。对籍贯的敬称。《梁书·文学传上·锺嵘》:“臣愚谓军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贯,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惩侥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天宫》:“ 郭 研詰仙人姓氏,及其清贯、尊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清贯”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清贵的官职(侍从文翰之官)

这一含义多用于描述与文学、文秘相关的官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声望。例如:

  1. 《南齐书·张欣泰传》记载,世祖对张欣泰说:“当处卿以清贯”,即授予他文职高官。
  2.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九年》提到选拔“文雅可居清贯者”,强调此类官职对文化修养的要求。

二、对籍贯的敬称

在古代文献中,“清贯”也用于对他人家乡的尊称,表达敬意。例如:

  1. 《梁书·钟嵘传》中“自有清贯”指钟嵘的乡籍出身。
  2. 《聊斋志异·天宫》中“研诘仙人姓氏及其清贯”,以“清贯”询问对方的籍贯。

补充说明

该词在历史语境中多与士族文化、官职制度相关,常见于唐宋以前文献。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史时需注意其双重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南齐书》《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清贯的意思

清贯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过问公正、廉洁。它表示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能够严密按照法规和道德规范行事,没有私心和偏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清贯这个词可以按照部首拆分成“氵”和“贯”,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与水相关,“贯”是右手边的部首,表示关联、联系。

根据笔画顺序,清贯这个词一共有11画。

来源和繁体

清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推位让国,以清贯乎天下也。”清贯在这里指的是推行正义、公正的作为。

在繁体字中,清贯写作「清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有一些细微差别。清贯在古代写作「淸貫」,其中「淸」是清的古代写法,「貫」的形状略有变化,但整体意义与现代写法相同。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要始终保持清贯的原则,不受任何私利的影响。

2. 在公正廉洁的处理下,他成功地以清贯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组词

1. 清白: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

2. 清廉:表示廉洁无私、不贪污腐化。

3. 清正:指行为端正、廉洁正直。

近义词

廉洁、公正、正直、无私

反义词

贪污、腐败、私心、不公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