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绂的意思、青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绂的解释

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紱。” 吕向 注:“组、紱皆綬也。言解诸侯朱紱,佩将军青綬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爰守 会稽 ,青紱既袭。” 明 李东阳 《送韩贯道湖广参议提督武当诸宫观》诗:“临别与君堪一博,肯将青紱换緋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绂(qīng fú)是汉语中的一个古雅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与典章制度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青:指深绿色或蓝色,在古代服饰制度中象征特定的身份等级,如《说文解字》释为“东方色也”,引申为庄重之色。
    • 绂(fú):原指系印玺的丝带,后泛指官员的佩饰或蔽膝(遮盖膝部的服饰),《广雅》载:“绂,绶也。”

      综合释义:青绂指青色系印丝带或蔽膝,是古代高官礼服的组成部分,象征权位。

  2. 等级象征

    在汉代至唐代的舆服制度中,“青绂”多与中高级官职关联。例如:

    • 《后汉书·舆服志》规定,九卿佩“青绶”(即青绂),其色对应秩级(如“银印青绶”)。
    • 《新唐书·车服志》载,四至五品官员礼服配“青绂”,区别于朱紫等高阶色彩。

二、文化引申

  1. 代指官位

    因青绂为官员专属佩饰,文学中常借指仕途或功名。如杜甫《奉赠鲜于京兆》诗:“青绂虽云被,白头谁见怜?”以“青绂”隐喻官职未达理想。

    来源:《杜诗详注》(中华书局)

  2. 礼制内涵

    青绂是周礼“五色绂”之一(青、赤、黄、白、黑),《礼记·玉藻》载“韠(蔽膝)色依爵”,青色对应子、男爵位,体现古代“以色明秩”的礼法思想。

    来源:《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释“青绂”为“青绶”,引例《晋书·职官志》:“三品将军银章青绶。”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链接:www.hydcd.com)

  2. 《辞源》

    强调其作为“青色印带”的实物属性,并指出唐代后渐为“深绯”“金紫”等色取代。

    来源:商务印书馆(链接:www.cp.com.cn)

  3.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注“绂”字:“古者佩玉有组绶,以贯玉;佩印亦如之。”印证青绂的实用功能。

    来源:中华书局(链接:www.zhbc.com)


四、文学与历史用例


青绂是融合礼制、官职与文化的复合词,其核心义为青色官印丝带或蔽膝,引申为中高阶官位象征,反映了古代“以色辨秩”的等级制度与文人仕途情怀。

网络扩展解释

“青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字义和古代文化背景分析:

  1. 字义分解

    • 青:本义为蓝色或绿色,也代指东方、春季,或象征年轻、生机,如“青春”“青帝”。
    • 绂(fú):指古代系官印或玉佩的丝带,后引申为官服、官位的象征,如“朱绂”为高官红色绶带,“解绂”表示辞官。
  2. 组合含义 “青绂”字面意为“青色的绶带”。在古代官员等级制度中,绶带颜色代表不同品级:

    • 例如汉代,九卿佩青色绶带,三公用紫色。因此“青绂”可能特指九卿级别的官职,或泛指中高级官员的服饰标志。
  3. 文学与引申

    • 在诗文中,“青绂”常作为仕途象征,如唐代刘长卿“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中隐含对青绂的感慨。
    • 也可比喻功名追求,如“耻曳青绂趋宦途”,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态度。

注意:由于该词罕见且未找到具体文献用例,以上解释基于字义和文化背景推测。若需精准释义,建议提供具体出处或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榜青户辩政布隆迪财币长决伧奴沉著痛快宠招撮合山殿堂楼阁點銅壺斗建耳闻目染膏臊革面悛心公姓汩都都故垒皇城昏障蹇连叫牌解剖学藉没精爽旧俗机修俊厨履善冒位蜜的支幂零慕号男才女貌难爲暖座欧元帕腹霈恩前室清隽青甃鹊验屈急区霿三估杉关山行善最拭目以俟束衽素木牀天朗气清邷儿王路堂无称乌丝栏虾青瓷铣锒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