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庙略。指安邦定国的重大谋略。 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行经吴御亭》诗:“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参见“ 七庙 ”。
“七庙略”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安邦定国的重大谋略,属于古代政治军事术语。其中:
最早见于南朝梁诗人庾肩吾的《乱后行经吴御亭》:“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诗句中“七庙略”指国家在战乱后重整山河的核心战略。
与“庙略”(朝廷大计)、“社稷”等词相关,均体现古代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例如“七庙”代表宗法制度下的统治合法性,而“略”则凸显谋略的系统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南朝文献(如、6、8的古典引述)。
《七庙略》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对七庙进行简略的描述或概括。
《七庙略》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七”、“庙”、“略”三个部分。
其中,“七”是一个部首,表示数字七;“庙”是另一个部首,表示宗庙;“略”是一个独立的字,表示简略、概要。
整个词语的拆分笔画如下:
七:丶+一+丶(4画)
庙:广+⼺(9画)
略:田+刂+⺍(11画)
《七庙略》这个词的来源主要是古代的文献记载,用来描述对七庙的总结或概述。
在繁体字中,“七庙略”分别为「七廟略」。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七庙略》这个词在古代可能写作「七廟畧」。
1. 历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对七庙略进行了详细解释。
2. 这本书是对七庙略的简要总结。
与《七庙略》相关的组词有:
1. 七庙
2. 略述
3. 概括
与《七庙略》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纲要
2. 摘要
3. 梗概
4. 归纳
与《七庙略》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详述
2. 详尽
3. 詳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