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驿站中担任传递文书的兵丁。《元史·兵志四》:“ 中统 元年,詔:‘随处官司,设传递铺驛,每铺置铺丁五人。’”
“铺丁”是古代驿站系统中负责传递文书的专职人员,具体含义如下:
1. 基本定义
“铺丁”指驿站中担任文书传递任务的兵丁,主要职责包括接收、护送官方文件,确保信息高效传递。该词在元代文献中尤为常见,如《元史·兵志四》记载,中统元年(1260年)朝廷下令各地设立传递铺驿,每铺配置铺丁五人。
2. 历史背景与职责
元代驿站体系发达,铺丁作为基层执行者,需熟悉路线并具备快速行动能力。他们通常驻扎在固定铺驿站点,负责文书交接与运输,类似现代邮政系统的邮差角色。
3.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元代驿站制度,可参考《元史》或相关历史研究文献。
《铺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种特定的摆设方式,即铺放在地面上的地砖或石板。
《铺丁》的部首是“钅”,笔画数是13画。
《铺丁》一词来源于古代居住建筑设计和装饰的需求。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砖块、石板等材料铺设地面,使地面更加平整、美观。
《铺丁》的繁体字为「鋪丁」。
在古代,汉字「铺丁」的写法与现代有所区别,字形更加简化,通常写作「鋪丁」。
1. 他们在客厅地板上铺了一层漂亮的大理石铺丁。
2. 这个博物馆采用了古代的青石板铺丁,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铺丁的组词有:铺砖、铺地板、铺设等。
近义词包括:铺砌、铺筑、铺设等。
反义词包括:拆除、拆卸、清除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