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战国策·秦策三》:“ 穰侯 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於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遂与剖符为 韩王 ,王 潁川 。” 明 皇甫汸 《过武城言子祠作》诗:“剖符辞帝京,腰章宰名 赵 。”
“剖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种重要仪式,主要用于帝王分封诸侯或授予功臣官职时的信物凭证。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剖符”又称“剖竹”,指古代帝王将符节(信物)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权力凭证。符节通常用竹、木或铜制成,刻有特殊文字或图案,合符即可验证身份或命令的真实性。
分封与授官
主要用于分封诸侯或赏赐功臣。例如汉高祖刘邦曾“剖符封功臣曹参等为通侯”(《汉书·高帝纪》),通过剖符仪式确立君臣契约关系。
权力象征与约束
符节作为信物,既象征帝王赋予的合法权力,也约束受封者需履行义务。如《战国策》记载,穰侯“剖符于天下”以号令诸侯。
剖符是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核心仪式,通过剖分信物建立信任与契约关系,体现了早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平衡机制。
《剖符》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通过拆解和解析符号的含义。剖符可以指代分析和研究文字符号的含义、用途和形态。
《剖符》这个词的部首是刀(刂),总共有8个笔画。
《剖符》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是古代文字学家用来描述研究和解析文字符号的行为和方法的专有词汇。
《剖符》的繁体字为「剖符」。
在古时候,汉字《剖符》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而具体细节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文献考证。
1. 他花了很多时间剖符,终于理解了这些古老文字的内涵。
2. 我们需要剖符来解读这段古代石刻中隐藏的奥秘。
剖析、符号、剖解。
解码、解读、解析。
合符、整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