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wn] 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听朝。” 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三:“平明登 日观 ,举手开云关。”《水浒传》第五七回:“平明时分, 宋江 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平明,辞高等学堂,诸君咸返乡间。”
(2).平正明察;明白。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若有作姦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元 曾瑞 《哨遍·古镜》套曲:“据坚平明正清,非为俺自专。”《明史·章正宸传》:“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 郭沫若 《大山朴》:“‘大约是因为树子嫩,这朵花的养分不足,故尔失了花时。’内子这样平明地对我解说。”
“平明”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释义
指黎明时分,即天刚亮的时刻,介于黑夜与白昼的过渡阶段。例如:
文献依据
该用法最早见于《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听朝”,唐代李白诗中亦有“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的描述。
释义
形容处事公正、明察是非的态度或治理方式。例如:
权威性说明
汉典等工具书明确将其列为“公平严明”之义,部分古籍如《明史》也强调“平明”与治国的关联。
《平明》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清晨、黎明的时候。它常用来形容太阳刚升起、天空开始亮起来的那个时间段。
《平明》的拆分部首是“并”,笔画数为8画。
《平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其中,“平”的意思是平坦、平稳,“明”的意思是明亮、光明。在繁体字中,“平明”的写法没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中,《平明》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古人使用毛笔书写,所以字形可能会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思相同。
1. 一到平明,村庄里的鸟儿就开始欢快地歌唱起来。
2. 太阳冉冉升起,它的光芒逐渐照亮了整个平明。
与《平明》相关的词语有:早晨、拂晓、黎明等。
与《平明》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清晨、晨光、日出。
与《平明》意思相反的词语有:黄昏、夜晚、黑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