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坦的道路。《楚辞·远游》:“召 黔羸 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汉 张衡 《南都赋》:“总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方衢控龙马,平路骋朱轮。”
(2).见“ 平露 ”。
“平路”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指平坦、无高低起伏的道路,与“山路”“坡路”等形成对比。例如:
若需进一步探讨特定语境下的用法,可提供例句或场景。
《平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平坦的道路或平坦的路径。
《平路》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平-radical(头)和路-phonetic(声)。
它的总笔画数为12划。
《平路》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明了,由形容词“平”和名词“路”组成,用来形容道路的平坦程度。
《平路》的繁体字为「平路」。
在古代中国,「平路」一词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1. 这条平路对跑步者来说非常适合。
2. 在乡村里,你会发现许多平路用来步行和骑自行车。
1. 平坦(píng tǎn):形容物体平整而没有凸起或凹陷。
2. 路程(lù chéng):指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路程或路线。
3. 车道(chē dào):指车辆行驶的道路。
1. 平坦:形容道路或地面平整平坦。
2. 平整:形容表面没有凹凸不平,平坦平整。
1. 崎岖(qí qū):形容道路或地面不平坦,凹凸不平。
2. 弯曲(wān qū):形容道路弯弯曲曲,不直线。
【别人正在浏览】